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節,貴妃起居注,御井烹香,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於什麼事能爭,什麼事該怎麼爭,爭到什麼程度,每個閣臣心裡都是有一本賬。官場上的門道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四庫全書簡直都寫不完。這些從翰林院一路升上來的閣臣們,哪個不是在宦海里浸淫了幾十年,才能把官場這個大遊戲的所有規則都給摸透?所以說,文淵閣裡擼袖子的時候其實並不多見,真的吵起來的情況,其實反而不是博弈最激烈的時候——激烈的博弈一般檯面下都給搞完了,檯面上還是要按規矩來走。吵起來,那是事發突然,各人確確實實,意見難以統一,無法給皇帝一個統一的態度時,才會吵得厲害。
當然,真的是都無法統一意見的大事,皇帝也不會就交給內閣來辦,有時會下令廷議,有時也會召閣臣入文華殿商議。反正文淵閣和文華殿相聚並不遠,為的就是方便這群帝國的統治者可以隨時開個小碰頭會。
所以,文淵閣的主旋律,一直就是很低沉、很溫柔,很有條理的絮語,就像是有一場永遠也開不完的會,偶然的沉默,只是方便你處理一下私人需求。無數庶務就是這樣在內閣值官手裡被貼上了票擬,再送到宮中,由司禮監代抄硃批,也就是所謂的批紅。當然了,皇帝有閒空的時候,還是會聽聽節略、票擬的意見,有時自己不滿意的話,便會令司禮監王瑾等人執奏章返回文淵閣,和閣臣們商量出一個新的票擬,再送回去由司禮監批紅——每當這時候,值房裡就會又多了司禮監秉筆太監那略有幾分尖細的嗓子。
但今天的內閣卻是安靜得落針可聞,難得人到得齊全,但個人都只是悶頭翻閱著手中的奏章——有些例牌摺子,本來掃一眼節略也就罷了,此時卻都是翻開了細細地看著裡頭的內容,好似那是孔夫子著的《春秋》,實在微言大義得可以。
就連被派來催促閣臣們的王瑾,都是沒有做聲,他尷尬地擦著額頭上的汗水,左看看、右看看,乾脆手一疊,往那一站,也不吭氣了。
也就是半個時辰之前,皇帝剛召見內閣,商議廢后流程,內閣首輔楊大人是罕見地動了情緒,他再三以宋仁宗為例,懇勸皇帝不必無過廢后,儘管皇帝已經拿出了皇后的自請廢位之表,依然阻擋不住首輔楊大人,乃至內閣多數重臣維護正統的決心。
君父君父,臣子要把皇帝當爹尊敬,這就是儒教王道的要求,全天下的讀書人讀的都是鼓吹孔孟的這一套,皇帝是你爹,皇后那就是你媽,天下有爹要休棄媽,做兒子的在旁敲鑼打鼓的嗎?當然,爹睡不睡媽那不歸兒子管,可身為皇帝,那就是天下人的表率,有些事你不守規矩,大家忍一忍也就都過去了,可有些事是不能不較真的。廢后顯然就這樣的一樁大事——內閣重臣們的標準,有時候就是這麼有伸縮性,所謂大義、小節,分得是非常清楚。
內閣裡有三個楊大人,一位金大人,首輔楊大人是西楊,堅決反對,金大人不說話,另一位楊大人東楊大人,那態度就曖昧了,剛才在皇帝跟前,還說了一句,“母以子貴、子以母貴……”
這句話,歷來是廢無子皇后,讓有子妃嬪上位的最佳藉口。你比如說漢武帝的上位就是很典型的子以母貴母以子貴。東楊大人如此說,明顯是已經靠向太子東宮了,不過,這話立刻就被南楊大人喝住了,“天下無子皇后多矣,難道個個被廢?”
——這一位南楊大人,因為在處理政務上看不出有多少成績,在過往的歲月中,也沒有建立多少功勳,於內閣之中一向是很沉默的。沒有多少人把他的話當作一回事,可在這件事上,他一發話,連歷來為文皇帝心腹機要,臨終前就隨侍在側的顧命大臣東楊大人都不能不立刻閉嘴。也是因為他的一句話,內閣到現在都很安靜。
原委麼,也很簡單——南楊大人資歷沒亮點,能力沒亮點,亮點在哪裡呢?
亮點就在南楊大人的忠心和氣節上,他一直都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