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而知禮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章 儒法論戰二,新戰國七雄,倉廩實而知禮節,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向高臺上的兩位,期盼著一場龍爭虎鬥。
衛鞅左手攏袖,右手微微伸出,微笑示意長者先行。
孔子點點頭,也沒有客氣,高聲說道:“丘以為,十多年前所以華夏天傾者,在於當政者失德!”
“萬曆怠政,身為天子,不思勤政愛民,每日裡藏於深宮之中,指使宦官大肆搜刮民間財務,乃有高淮亂遼之事,為遼東局勢敗壞、奴酋崛起埋下禍根。”
“及至天啟,沉迷木工,信重閹宦,朝堂上烏煙瘴氣,國勢日下,四方亂起。”
“崇禎即位之初倒是想要有一番作為,可惜卻太過急躁,短視而近利。民生本就艱難,又加派三餉,如此苛政,小民豈能不反?”
“後又重蹈天啟覆轍,信重親隨,刻薄寡恩,朝堂之上庸才當政,一心為國者不是被排擠遠謫便是被陷害深陷囹圄,甚至為奸人所害。”
“天下精華內耗於官軍、亂民追逃廝殺間。自帝王以降,文臣失節,武將無德,小民無所依靠。滿清入關,文武爭相投靠以求延續富貴。”
“而南明小朝廷不思團結一心以求堅固江南半壁,仍以私利為先,內鬥不休,乃有華夏天崩、腥羶遍地之慘劇!”
說到最後,夫子喟然一嘆,神色黯然。
身後的黃宗羲、王夫之、方以智還有臺上臺下諸多經歷當年慘劇之人忍不住心情激盪,眼角帶淚,甚至有那當場泣不成聲的。
對面的公孫鞅仍是神色淡然,只是拱手道:“夫子一番話,盡言明亡清興數十年為政之失,振聾發聵,然,”
衛鞅畫風一轉道:“卻仍只是究天下傾覆之表象,未能得其根本。”
“君臣無德,秩序崩壞,豈唯明國?歷朝歷代到了末世,哪個不是法度不行,道德崩壞,荒唐之事層出不窮?”
“為何漢唐之季卻不見有此禍事?如唐末懿宗懶政、僖宗禍國、昭宗不自量力,何如明世?唐國世家大族德行比之明末袞袞諸公又能好到哪裡去?”
“且那崇禎皇帝好歹大權在握,文臣武將莫敢不從,他昭宗有什麼?政令出不了長安城,甚至大明宮內都不能生殺予奪。如此惡劣形勢,亦不見契丹、回鶻、黠嘎斯南下牧馬。”
“夫子所指失德之事,不過如昔年天狗食日一般,人不知其成因,乃以君王無道、上天降罪解釋。”
衛鞅說到這裡,停了下來,沒有繼續往下詳解,而是看向了至聖先師。
被商鞅駁斥,孔丘也不氣惱,淡然道:“漢唐所以能不為外族所擾,在於其武德昌盛。”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吾所提君子六藝,於漢於唐,皆有所行,唯宋明士子,開不得弓、馭不得馬,手無縛雞之力,焉能禦敵於外?”
孔丘一番話說的在場宋明儒生羞愧不已,暗自決定回去後多修習修習數算之道,至於馬術弓箭,那得是身家豐厚才有資格研習,大多數士子只能找機會稍稍涉獵下,想要精熟此道,那得等到入得皇榜才能有這份財力了。
商鞅點頭微笑:“宋明文弱確有此因,但要以此來解釋被丁口不足百一之小族所辱,卻難說得通。”
“士人文弱,並非明末才有。洪武、永樂國力彰顯之際,那些舉子也沒見得比崇禎年更具武德,怎麼就不見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說法?”
“且拋開文官不提,明國的武人也有八十萬之多。女真全族男女老少合計也不及其半數。”
“何以八旗便能屢破明軍,打得各部毫無還手之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