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而知禮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章 儒法論戰二,新戰國七雄,倉廩實而知禮節,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照仙子事前吩咐,二十名特意精選出來的大嗓門禁軍拿著喇叭向四周街道上計程車子們一遍遍重複論戰題目。
有幸參與這一歷史事件的學子聽到辯題後反應各異。
有人低頭沉思,想著如何破題;有人翹首以盼,想看看臺上的大佬如何出招;更多的古代鍵政達人卻開始滔滔不絕,各抒己見。
“若非那李自成短視,霸佔了陳圓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開啟山海關,那奴酋多爾袞哪能入主中國?”
“這聖賢論戰之地,怎麼出了爾這等不學無術之人?評書聽多了吧?又是個把三國演義當三國志的蠢貨。”
“要我說,這天下板蕩,根子都在那些武夫身上。那些個總兵官一個個空餉吃的滿嘴流油,打仗的時候卻只會殺良冒功,遇到些兇悍便抱頭鼠竄,一潰千里。”
“這話說的卻是不憑良心了。武將吃空餉,還不是文官逼的。一個大頭兵,朝廷才給幾個大子?不少武官升遷的時候還得借錢給兵部的老爺們上貢,不吃空餉,怎麼還錢,怎麼養家丁?說武將貪生,崇禎年間殉國的武將還少嗎?”
“就是,你們這些明國的文人就知道輕視武夫,卻不看看那李自成進北京、清軍入關的時候,那些個文官又是個什麼德行,跪在城門口磕頭迎接主子的活計做起來很利索嘛。”
“說來說去,還是得怪流寇,若不是那天殺的李自成禍亂中原,大明地方平靖,又哪裡會使滿人做大?”
“薩爾滸那會關內倒是沒有人生亂,怎麼不見你們大明天兵發威?”
“那是楊鎬無能,竟分兵四路,諸將冒進,致使大明精銳毀於一旦,奴酋趁勢做大。”
“你們這些宋明文人,果真是除了咬文嚼字,一無所長。但凡懂點軍事常識,便知道薩爾滸那種地形,分兵是個很正確的選擇。明軍若是有點基本的戰力,努爾哈赤無法短時間內解決一路,其餘三路壓過去就是死路一條。明軍的幾個將領表現的也沒有那麼不堪,該衝陣衝陣,該守寨守寨。錯就錯在明軍戰力之低令人髮指。幾萬人守著營壘,被人一個衝鋒拿下。這種兵,讓我大唐衛國公李靖去打也沒用。當年萬曆援朝之戰,明軍將士們血戰得勝,結果北軍拿不到賞銀,南軍更慘,直接人都沒了。如此做派,有這薩爾滸之敗就不稀奇了。”
“你說明國便明國,提我大宋何意?”
“你們宋國又好到哪裡去?靖康之變這等奇恥大辱,若是換做我大漢,雖九世亦絕不敢忘。爾等倒好,那完顏構稱臣納貢,甚至被一貳臣使節罵到號慟而退卻仍不敢怒髮衝冠,此等羞事,爾等做得,還能堵住悠悠眾口不讓人說嗎?”
“說起來,漢唐宋明都不如我大秦。漢有白登之圍、和親之恥,唐國向突厥稱臣十二載,宋明更不消說,唯有我大秦,北擊匈奴,納河套入我疆土,牧民不敢南下而牧馬。”
“呵,卻不知當年是哪家的太后給義渠首領生了兩個小崽子,是漢唐還是宋明呢,不會是鐵血大秦吧?”
隨著辯題被丟擲來,論戰現場好似亂哄哄的菜市場一般。
本來彬彬有禮計程車子們很快變得面紅耳赤,想象中的辯論變成了各家攻訐、諸國揭短,甚至不少人興致上來了當場表演全武行。
當然,這些目無尊長、擾亂現場秩序的破壞分子被維持秩序的禁軍大大漢一個個提溜了出去,禁止再進入場地內。
剩下計程車子們才稍稍安分了些,開始講求“君子動口不動手”。
好不容易擠到近前站佔個好位置,可不能因為逞一時之快,失了這觀戰的好機會。
臺下鬨鬧持續了許久,終於,管祭酒再次起身來到高臺中央宣佈:“一刻鐘準備時間結束,論戰正式開始!”
士子們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