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章 財賦大計天下安(二),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財政的三司使呂惠卿,呂惠卿說道:“官家,此舉不妥。本朝商稅,上至四京,下達鄉鎮、關津都有專設機構徵收,若是在運河上再收取關津之稅,恐有重複收稅之嫌,未有便利。且運河主要是朝廷使用,商賈行船,本就繳納關津之稅,不當再徵收船稅。”
蘇轍、韓忠彥難得的都同意呂惠卿的意見,趙佶有些不死心的問道:“現在國用不足,諸卿以何教吾?”呂惠卿說道:“官家,國用不足,自然可以開源節流,但是徵稅關乎社稷安定,不可輕易改變,否則國家動盪,得不償失。臣以為,增加收入,可以在廣南西路增設錢監,增加鑄錢,還有就是市舶司專賣也可以增加,還有荊湖等處開墾荒地後,也會為國家增加收入,如今禁軍整頓已經初見成效,冗兵之害已經大為改觀,明年的開支應該會少的多了,官家不必擔憂。”
蘇轍也是說道:“疏浚運河,本來就該從免役助役錢中出,官家明年只要妥為計劃,應當不會超支的。”
見政事堂的諸位宰相們都這麼說,趙佶也只得作罷,趁著現在朝廷事情少,趙佶準備安排明年的事情,趙佶說道:“農桑之事,水利有一半之功,國家、諸路已經多年未大規模興修水利了吧?”趙佶知道,自五代以來,中原和北方的水利就遭到來極大的破壞,大宋立國之後,雖然經過了整修,王安石變法的時候也頒佈了農田水利法,但是隨著王安石去位,黨爭開始,很快農田水利法就陷於停頓,就算是呂惠卿、章惇、曾布等為相也沒有恢復它。
看趙佶猛地提起這個,一眾宰相都陷入沉思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