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章 聖人注意事項,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反思:只要一個人臣還沒死,誰知道他晚年會不會造反?會不會晚節不保?會不會出現“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的情況?
所以,不管功勞再大、德行再好,一定要等死了之後,不可能再做壞事了,再給追封為聖。
當然,此後那一千多年的曰本歷史裡,也不是完全沒有例外,但都是有非常完善的保險制約的。
比如一共兩次例外,
第一次是給源方子太皇太后,她是當時天皇的祖母,天皇就是她立的,她也沒有其他男性後裔在世了,不可能廢除天皇另立,豁免了謀反可能性,這才給她活著時封了正一位。
第二次例外,已經是明治維新結束後、明治天皇給臨終的太政大臣三條實美封了正一位。當時三條實美雖然沒死,但已經重病在床、醫生看過說他絕無可能再痊癒了,天皇才出於對現代醫學的信任,在他斷氣前給他開恩,
這也是獎勵三條實美幫助實現了“大政奉還”、在幕府了八百多年後讓天皇重新親政。畢竟此前八百年都沒人有如此功勳,破個例也說得過去。
這一點,中原漢人後來其實也有醒悟到,畢竟“蓋棺定論”這個成語就是漢語的成語,只是反應沒那麼快,基本上是到了唐朝後期,統治者才漸漸注意到。
中間南北朝那麼亂,正統性神聖性崩塌,活人稱聖的比比皆是,大家都自大狂妄不已。
皇帝有給自己亂上尊號、太上皇當了不夠,臨死還要瘋狂一把傳位給孫子、讓自己當太上皇、自己當“無上皇”的。
軍閥武將弒君篡奪成功後,有瞎搞自封“宇宙大將軍”的。
南北朝這些歷史的倒車、這些對神聖性的注水貶值,都導致漢人一直到隋唐,都對正統論和“如何維護神聖性”不怎麼重視,很多時候都是在和稀泥。
相比之下,曰本人沒有改朝換代的亂世,這方面他們反而總結出更好的經驗。李素要建立長治久安的朝代,當然要博採眾長,不管原本歷史上是不是蠻夷先總結出來的,只要能為他所用,他就用。
……
除了“蓋棺定論”之外,李素強調的封聖第二注意事項,就是前面所說的“封聖不及子孫,不能給子孫好處”。
道理前面也說過了,劉備也能理解,這條就很快過了。
好在這一世的孔融已經在曹操的大清洗中死了,劉備也沒追封考證承認過天下還有哪個姓孔的文人是確鑿無疑的孔子後人,所以這一世不僅李素的子孫不能從封聖中獲益,連衍生公也不可能出現了。
以後凡是自稱孔子後人的,肯定都拿不出家譜,如果還非要吹噓,那就當妖言惑眾抓起來。反正官方的認定態度是“孔子的嫡系有據可考的傳人,已經沒有了,剩下的也都是旁支末裔,不配奉祀”。
而李素對劉備說的第三條、也就是最後一條補丁,是針對東漢早期,漢明帝漢章帝試圖透過“去太學講學”來塑造自己“既是世俗君主,又是儒家新聖形象”的弊端的修正。
李素也承認,皇帝要成為信仰和實政的雙重領袖,確實有好處,但明帝章帝演過了,也高估了後世子孫的抗風險能力。
既然有了失敗經驗,肯定不能照搬。
而李素的改法也很簡單:現在不是已經從察舉制改成科舉制了麼?雒陽的太學,可以漸漸調整功能,未來肯定是要逐步向歷史上的“國子監”過渡的。
既然如此,科舉下的太學/貢院,性質逐步從教學往考核轉變,那皇帝還講什麼課?
以後,在科舉的考試環節,最後加一道殿試,皇帝親自最終策問幾個問題,把關一道,那不就是用“天子門生”這種後人都很容易理解的辦法,來取代漢明帝、漢章帝那些吃力不討好、對皇帝本人儒學素養要求過高的操作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