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5章 諸葛亮:打一杖就能總結出一本兵法,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戰“曼圖亞要塞戰役”非常神似。
只不過拿皇是利用了外線反法同盟軍、調動出了一個抵達曼圖亞要塞的微弱先後時間差,把敵人打了個葫蘆娃救爺爺。而關羽把曼圖亞要塞換成了野王城,其他幾乎都一樣,可謂是樸實流兵法之妙的傑作。
但諸葛亮之所以是天才,如果他寫堂堂之陣的兵法,只總結到約米尼和克勞塞維茨的程度,那他就不配稱為諸葛亮了。
諸葛亮顯然走得更遠,更加以史為鑑、並配合自己的推演、發揮自己神級的算數推演天賦。
諸葛亮結合歷史指出:這種內線調動敵人拉扯出抵達戰場時間差的優勢,並不是絕對的,而是受雙方交戰總兵力的制約。
目前這一招好用,是因為雙方總交戰兵力不過七八萬,所以內線一方可以把全部兵力擰成一個鐵拳集中出擊。如果兵力再多,達到十幾萬,甚至更多,那就無法把全部兵力都投入一線。
這時候,或許“外線作戰”一方會獲得“同時對同一戰場從不同方向投入更多總兵力”的集中優勢兵力優勢。
這一點,其實後來也是反覆被歷史證明的。比如歷史上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乃至淝水之戰,都是兵力海量之後,兵多的一方雖然試圖繼續內線集中兵力,但人太多沒法從一個方向堆到同一戰場上。
這時候,以弱勝強的一方取得區域性優勢、擊潰人多勢眾一方的先鋒後,人多一方就容易因為後續堆疊無法投入,被裹挾潰敗。
當然,諸葛亮不可能知道這些還沒發生的事情,所以他在兵法比對中,是拿劉邦項羽的彭城之戰來總結的——
項羽毫無疑問是“內線作戰、實現區域性集中優勢兵力”的頂級天才,帶著三萬騎兵始終擰成一股鐵拳,把五十六萬人無法集結無法同時抵達戰場的劉邦,殺得幾乎覆滅。
而劉邦彭城之敗,也是因為他人多,而無法發揮外線優勢,無法讓他的五十六萬人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從不同方向向同一目標發力,所以多出來的人力暫時成了無效人力。
但是,諸葛亮也敏銳地指出:想要在人數遠超十萬人時,如臂使指精確到毫釐地讓大軍從不同方向同時對同一目標發力,難度簡直難如登天!
或許,未來有更好的遠端軍令通訊手段、或者更快捷的外線兵力排程集結手段,那就能把這事兒的容錯性提升,降低被敵方的內線神將打時間差、實現區域性優勢兵力的機率。
這個兵法論述,同樣是石破天驚。如果讓李素看到了,肯定會驚歎:這不就是1860年代後,隨著鐵路、電報等技術發展後,德軍總參謀長毛奇對約米尼、克勞塞維茨等舊時代軍事理論的升級麼!
毛奇就是看到了電報和鐵路的出現,意識到“幾十萬大軍精確約定一個時刻、從不同方向抵達同一目標並同時總攻”成為了可能,才一改約氏克氏強調“要搶內線便於集中兵力”的舊軍事論調。
事實上,毛奇後來也用歷史證明了他外線戰略思路的優勢——他的敵人,奧地利的阿爾布雷希特大公,乃至法國的拿破崙三世,信仰的都還是六十年前拿皇的內線思路。可是鐵路電報一出現,內線動員集結的效率就不如外線了。
拿破崙三世學他親叔叔,結果就是色當戰役只能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集結12萬人,而毛奇能集結20萬人、同時不同方向合圍他,還不給他時間差。
後來的歷史也一再證明,在沒有機械化部隊出現之前,內線作戰單一陣營的最高集結效率極限,也就是十來萬人,再多就堆疊不到單一戰場上了——不光色當戰役如此,更早的滑鐵盧戰役也是如此。滑鐵盧時法軍才8萬,英普等反法同盟軍加起來12萬。
雙方都不會外線分進合擊,那就是雙方都只能投入10萬人量級。其中一方學會了外線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