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翊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水族館之行,我被大獎砸中了,張翊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天午後窗外的一場大雨並未過多地澆滅秋老虎的氣焰,反倒徒生出蒸籠感,林微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一處有空調又有趣而大家還沒去過的地方,思考過後提出不如就去水族館。
倒也沒說一定非去不可,只是翊哥兒從小就對海洋生物很感興趣,因此去水族館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案。
林微一行來到水族館後看到的第一個動物就是獅子魚。獅子魚堪稱海洋中的舞者,遊動時起伏背部和臀部的鰭條,如同裙襬一般,逐水搖曳,十分花枝招展。如此甜美優雅的魚兒,卻是食物鏈的頂端,它鰭條的根部及口周圍的皮瓣含有能夠分泌毒液的毒腺,嚇退敵人,也會在珊瑚礁中偽裝,誘捕獵物。
然後是長刺海膽又叫魔鬼海膽,顧名思義就是刺特別長,棘長可達30cm,完全是一個“激烈的海膽”。除了刺長,身上有一個肛乳突,在背上清晰可看。
誰說魚兒一定離不開水,彈塗魚打破了林微傳統的認知。
雖說離開水還能生存的魚類也不在少數,如鰻鱺、肺魚等,但像彈塗魚那樣可以在灘塗上隨意行走、旋轉、跳躍,卻真的沒有了。它們用左右兩個強壯的腹鰭肌肉前後運動,於是得以在淤泥上匍匐前行。一般可以跳1-5cm高。彈塗魚立即秀一個給大家看看。
獨獨露出兩隻靈活趣智的雙眼洞察著四周的一切,這就是名副其實的“潛伏”吧。
蔚藍的世界裡很安靜,也很治癒。
花園鰻,海底治癒小精靈。
還有一隻懷孕的雄海馬。
世界上由雄性負責懷孕的生物就只有海馬,交配期間,雌海馬會把卵子釋放到育子囊裡,雄性負責給這些卵子受精。雄海馬會一直把受精卵放在育子囊裡,讓受精卵在其中生長。
水母田依舊是林微最期待也是最喜歡的地方。
隨波舞動的觸鬚,讓躁動的心也隨之放空起來。
在全世界最長的的海底隧道里與魚群共舞,魚群風暴一陣又一陣地襲來,令人目不暇接。
齜牙咧齒的大鯊魚,看著都覺得凶神惡煞。
又游過來了,快逃~哈哈
說到水,上海之根要從松江說起。
上海的大部分地方原是海上,後來長江的流沙跋涉到東海海域,因水流變緩淤積起來,便有了發展“魔”登都會的大片土地,誕育了上海 。
看過水族館後,坐上9號線在呼嘯聲中昏昏欲睡。列車從昏暗的隧道飛躍到高架上,陽光透過車窗灑在地上形成斑駁的光點,順便俏皮地挑逗著你的雙眼。
睜開眼,窗外高樓、農田交錯變換,才意識到原來早已奔赴到幾十公里外的松江 。
廣富林遺址藏身在松江大學城裡,在周邊充滿書香氣息、濃郁學術氛圍的高校襯托下相得益彰。
1958年附近的村民開河時發現了此處遺址,從此將上海的歷史向前推進了上千年。
廣場上建有大片江南傳統的民居建築,映日下的馬頭牆顯得格外明朗素雅,層次分明,獨有的江南韻律。
仿古的建築,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環境雅緻,走走看看還是不錯。
富林塔是整個廣富林遺址公園的制高點,是一座仿唐風格的四方三層木塔,塔中陳列著很多廣富林出土的國寶級陶瓷。
從內陸到沿海,江水將泥沙攜帶至此,歷史伴隨時光沉澱於此。
廣富林文化遺址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建築文化,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水面下的建築群。整個專案佈局在人工湖面之上,以文化展示館、文化演藝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的三組建築形成一條南北向的主軸線,透過總體佈局上的縱軸線貫穿三組建築群體,這也是整個遺址公園的中心景觀。
走向漂浮在水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