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翊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上海自然博物館,我被大獎砸中了,張翊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比起在動物園裡的走馬觀花,不如去一趟自然博物館裡沉浸式感受動物世界的奧秘。

林微一行被吸引過來的原因很簡單,不過是在Lp上多看了兩眼那張有好多動物標本的彩圖。 之前沒有去過自然博物館,所以這會讓人更有興趣去探索。

更重要的是,那麼熱的天氣,還有什麼比有空調的室內環境更讓人舒心呢?!

1868年法國天主教神父韓伯祿在徐家彙教堂旁創立了中國最早的博物館——徐家彙博物院,這也是自然博物館的雛形。

在隨後的30多年裡,韓伯祿在中國和 東南亞收集了大量的動植物標本,所藏數量成為當時的遠東第一。1933年遷入到震旦大學後更名為震旦博物院。

1874年 英國人創辦了亞洲文會上海博物院。博物館成立之初,其建館的宗旨理念與同期成立的北美自然史博物館的辦館理念完全同步。

這是一座以自然史收藏為主的博物館,藏品種類幾乎涵蓋了現代自然博物館收藏的全部類別。

此後的幾十年裡,經過輾轉、搬遷、整合,這兩座博物館在建國後整合成現在的 上海自然博物館。

現在的館址是2015年新建的,將綠色生態的理念融入到建築風格里,讓人從外到內感受到博物館所蘊藏的內涵。

林微一行特意挑在工作日來博物館想著可以避開人潮,但事實告訴他們三個字:想多了。暑假期間,滿是家長帶著小孩進行科普教育,大家在九曲十八彎的參觀通道上比肩接踵。

展館以“自然·人·和諧”為主題,透過“演化的樂章”、“生命的畫卷”、“文明的史詩”三大主線,呈現了起源之謎、生命長河、演化之道、大地探珍、繽紛生命、生態 永珍 、生存智慧、天地之緣、 上海故事、未來之路等10個常設展區。

每一件動物標本都被製作得栩栩如生,重現它們最高光的時刻。

林微覺得,彼此之間的距離如此接近,彷彿每一瞬間都能感受到它們散發著鮮活的氣息。

地上跑的依舊在地上,天上飛的乖巧地站在樹枝上,而水裡遊的卻在半空中遨遊起來,稱霸起來。

一隻超大的大白鯊在吊半空中,給人感覺就是:“哎呀,快跑!大白鯊要衝過來了!”真的很逼真!

婆羅洲猩猩是紅毛猩猩中的一個亞種,一身紅棕色的細軟長毛,但卻又很稀疏。非常可愛。

還有展翅的雄鷹,那犀利的眼神令人生畏,直勾勾地盯著眼前志在必得的獵物,彷彿在某一個不留意的瞬間,它就振翅高飛,開啟它的狙擊行動。

這麼多標本里面,林微覺得最出眾的應該就是這件獅子標本了。這隻獅子的樣子真的太太太呆萌了,林微忍不住拍照記錄下來。

三葉蟲曾經是地球的統治者,從寒武紀到二疊紀前後統治地球長達3.2億年。這種生命力極強的生物,擁有一個龐大的家族,據不完全統計有1500多個屬,多個種,大小從長達70cm到0.2cm。之所以稱為三葉蟲,是因為背甲上的兩條背溝縱向分為大致相等的三片——一個軸葉和兩個肋葉。

三葉蟲可以算是地質變化的見證者,目前認為三葉蟲只生活在海洋裡,而在內陸深處的喜馬拉山上也曾發現過三葉蟲的化石,說明千萬年前甚至上億年前,這裡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

當然除了三葉蟲之外,還有許多古怪的化石,像這種蟲子的化石長相的確挺怪誕的,怪不得叫怪誕蟲了。

昆蟲標本同樣活靈活現。昆蟲的體型小,而且身上的細節繁複,製作起來的難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隻狼蛛過於逼真,前面還有兩個尖尖的“獠牙”,即便是標本看著也會有點毛骨悚然。這種大型的蜘蛛長有8隻眼睛,因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被流放之人與深海來客

ADC小學生

白晝微光

空空如氣

精靈文主角,哪有種田香

清澈的金魚塘

都市逍遙狂少

徐奇峰

我的養成系女友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林默安幼魚

我被大獎砸中了

張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