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翊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水族館之行,我被大獎砸中了,張翊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飛碟展廳,開啟上海的尋根之旅。據說因為水下的環境有益於文物的保護,所以特意將展廳設定在水平面6m以下。
展廳設計以“時空之旅”為理念,分為廣富林考古記憶、 上海成陸演變、先民活動到來、城邑特徵形成、 松江縣府興盛、上海城市崛起、走向未來明天等區域。一步步向地下走去,如同開啟了時空之旅的大門,巧妙地將我們的思緒切換到遠古的記憶當中。
遠古的松江便是上海的海岸線,而廣富林正好位於上海古海岸線“岡身”地帶。
6000年前松江的原住民便開始在這片土地上耕作、捕獵,一直到4000年前從黃河流域遷來一批移民,他們為躲避洪災和戰亂,同時也將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帶至此地,與原住民一同成為上海的先民,在松江大地上創造出廣富林文化。
廣富林雖然不是在上海地區最早形成的文化,卻上承良渚文化,下續馬橋文化,填補了長江三角洲史前文化譜系的空白。
自1843年開埠以來,西方文化湧入到上海 。作為時代前列的弄潮兒,上海開創了許多先河。
繁榮的經濟推動了上海的發展進步,這裡成為遠東著名的“冒險家樂園”。
櫥窗裡鎖住的不僅是曾經熟悉的舊物,還有一代人的情懷。
80年代擁有一臺黑白電視機是多麼風光的一件事,方圓百里的街坊鄰里,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會湊合到一起看電視。現在電視越來越便宜,尺寸也越來越大,可看得頻率卻越來越少。
林薇一行從水下博物館裡出來已是日落黃昏,略有暖意的餘暉和陣陣清勁的季候風催促著大家往湖邊趕去。這座漂浮在湖面的遺址公園的另一個高光時刻即將到來。
等了半晌,鮮嫩的鹹蛋黃從厚重的雲層裡破殼而出,算是在此靜候的回饋。
直到落日歸去也未能等到水面平靜的一刻。入夜了,這清勁的季候風又再一次催促著大家趕快回到城市的懷抱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