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大宋的勇氣和決心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1章 大宋的勇氣和決心,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家的蘇過還是決定先和蘇軾交個底,主動說道:“我已成功說服官家出兵攻夏,爹爹若是不同意,不如早點致仕?”
蘇軾氣得吹鬍子瞪眼,怒道:“江山社稷,怎可如此兒戲,我又不是為自己才反對的。”
蘇過耐心地勸道:“天與弗取,反受其咎,党項人與我朝數代仇怨,怎可平白放過這個機會?”
“只要阻止了党項人攻取回鶻,大家就可以維持眼下的局面,”蘇軾說道:“戰事一開,勝負未知,生靈塗炭,有何益處?”
蘇過搖搖頭,嘆道:“爹爹聽我說,這事不可阻擋了,您要是反對,官家肯定會處置的。”
蘇軾有些低落地坐回椅子上,低聲道:“若是輸了,可如何是好?”
“此事和變法一樣,”蘇過又解釋了幾句:“不做是等死,做好了便是扭轉乾坤。”
蘇軾呆了呆,說道:“我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致仕,不管什麼樣的處罰,我都認了。”
蘇過長嘆口氣,沒再說什麼。
元宵之後的大朝會上,趙煦當著百官的面宣佈了自己的決定,命章楶為陝西宣撫使,折克行、姚雄為副使,領熙河、秦鳳、環慶、涇原和鄜延五路兵馬,攻略夏國;
命種樸為隴右副都護,率隴右兵馬支援回鶻;
命河北各路、各州軍加強防範,提前遷民入城,做好針對契丹人進犯的準備。
一道道旨意念出,底下百官鬧成一團。
範純仁立馬出列表示反對,趙煦當即表示:“朕意已決,眾卿不可推延,照辦即是。”
說完便宣佈退朝。
接下來的發展便和趙煦與蘇過的判斷一致,範純仁和蘇軾再次上書表示反對,被免職,暫留學士之位,留在京中。
章惇接手左相,曾布升任右相,開始主持出兵事宜,其餘像李清臣和許將,轉頭支援官家決議,也各得升遷。
其餘兩位宰執,韓忠彥和陸佃,則保持了沉默。
蘇過在這一輪的人事調動中,任樞密都承旨,從五品的樞密院官員,得以參知軍事。
人員調整後,國家機器加速轉動,西北五路在章楶的安排下,重新部署進攻兵力。
隴右的種樸一直在黃頭回紇的領地上巡視,得到詔令後,開始與西州回鶻直接聯絡,準備在開春後對河西走廊的西段發起攻勢。
河東、河北則是加強了邊境上的巡視,同時演練城防,各式武器搬上城頭,連廂軍都做了戰鬥動員,只等契丹人一頭撞上來。
萬事俱備,大戰在即,只等天氣轉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