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戰火自隴右開始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章 戰火自隴右開始,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紹聖三年二月,西寧州。
種樸接到朝廷詔令後,集結了隴右都護府的可用兵力兩萬五千人,準備與回鶻人聯手,向西夏的河西走廊發起攻勢。
蘇轍從湟州城趕到,在大軍出發後,他將坐鎮西寧州,負責前線將士的糧草輜重轉運。
兩人平素交流不多,蘇轍日常的工作重心在安撫隴右的各族百姓上,種樸則是一直在青海和祁連山一帶練兵。
不過種樸畢竟是蘇過帶到隴右的人,此番能獨領一路兵馬,也是難得的機遇,所以對蘇過的叔父,隴右都護蘇轍這個上級還是十分客氣的。
蘇轍和他哥一樣,對出兵支援西州回鶻並無異議,但對西北大舉攻夏一事,表示了反對。
不過事已至此,他只能希望種樸能夠一戰功成,這樣就算攻夏不利,大宋也可以獲取談判的資本。
種樸當然不會這麼想,說道:“此次西征,有兩處可選,一為越過祁連山,北上攻擊甘州(張掖,西夏的甘肅軍司),二為借道回紇人的當金山口,進攻沙州(敦煌),只要一處成功,党項人收尾不能相顧,在西有我們隴右與回鶻,在東有河北五路兵馬,夏國必亡。”
蘇轍熟讀史書,知道這兩條路都不簡單,憂慮道:“道路難行,且敵眾我寡,絕非易事。”
種樸點頭承認,說道:“兵貴神速,所以不能再等了,眼下幾國還在談判,我決定率先發起攻勢,就算急切間兩城不能下,也可以為東面的進攻創造機會。”
蘇轍沒有再問,軍略上的事他只能相信種樸,於是說道:“那我便在西寧州等著大軍的捷報。”
種樸起身拱手稱是,大踏步而去。
自青海北上,率大軍翻越祁連山到達張掖,上一個這麼幹的人是隋煬帝楊廣。
大業五年,楊廣西巡,攻滅吐谷渾後,經大斗拔谷穿過祁連山,到達張掖,登上焉支山,接見高昌、伊吾等西域二十七國的王及使者。
而當金山口,則是祁連山與阿爾金山的交界之處,當年甘州回鶻被党項人擊敗,便是從這條道南逃,從此這條要道便掌握在黃頭回紇人手中,卡斷了了隴右和河西之間的往來。
簡單來說,就是這兩條道都不好走,尤其是大軍行進,非常困難。
種樸率大軍抵達大斗拔谷後,決定分兵行動,他親率一萬騎兵沿峽谷北上,部下王舜臣則率一萬五千步卒繼續西進,進駐當金山口。
二月的北地冰雪尚未消融,山間嚴寒,行軍不是件容易的事,沿途還要不停刺探党項人的動向,所以種樸責令分兵後兩隊之間每日通報行軍進度,隨時調整攻擊主次。
步騎的攻擊方式不同,種樸的戰略是騎兵以掃蕩城外、襲擊糧道為主,步兵則是帶上輜重,隨時紮營修寨,在貼近回鶻人的地方以為策應,必要時進行攻城。
訊息傳回東京後,朝廷立刻向統領西北五路的章楶發去急令,要求在隴右發起攻勢後,立刻出兵攻夏,不能讓種樸成為孤軍。
章楶這邊也已經部署完成,大軍分三路,姚雄領熙河路六萬兵馬出蘭州,折克行領鄜延路、環慶路八萬兵馬出延安府,章楶親率涇原路、秦鳳路的十萬大軍出渭州。
兵力總計二十四萬,加上徵調民夫十八萬,一共四十二萬,僅少於當年五路伐夏的五十多萬人馬,已經是大宋建國後第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了。
趙煦和當年的神宗一樣,已經壓上一切,剩下的全交給前線了。
蘇過基本上每日都泡在宮中,他做了一個巨大的西北沙盤,將各軍動向和探查到的党項人調動情況一一標明。
西夏這邊,在吞下了西州回鶻的一大片疆域後,小梁太后委派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吳主持西征事宜,自己則帶著皇帝兒子返回了國都興慶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