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運籌帷幄之中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章 運籌帷幄之中,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廷風向變化,很快引起了其他大臣的警惕。
在趙煦提出調章楶為涇原路經略使,知渭州(平涼),主持接下來的對夏戰爭後,進言反對的大臣立刻多了起來。
用的理由與蘇轍說的差不多,西北一年內接連在環慶路和青唐大戰兩場,如今又在涇原路挑起爭端,有罔顧民生,窮兵黷武之嫌。
趙煦對宰執們還有點忌憚,對下面這些小蝦米則毫不客氣,一個個下旨申斥,表示党項人陽奉陰違,不服王化,禍亂西北,都是這幫人一味退縮縱容出來的。
這話打了宰執們的臉,尚書左丞梁燾坐不住了,站出來抗議,表示與西夏邊境既然已經重新釐定,朝廷便不該繼續在邊境動武。
趙煦不理他。
梁燾果斷上書求去,這下趙煦爽快地做出了回應,將他改任資政殿學士,出知潁昌府,同時下旨,調李清臣回京,頂替了他的職務。
範百祿去職後,中書侍郎空缺數月,同時調曾布回京,擔任此職。
果然如蘇氏兄弟所言,這兩人雖然也是先帝舊臣,但因為人品尚可,人緣也不錯,所以並未受到太大的阻力。
蘇過還夾帶私貨,將蔡卞的名字也報上去了,他是王安石的女婿,朝中名氣一直不及他那個在新舊兩黨中反覆橫跳的兄長蔡京,趙煦召他回京,拜為左諫議大夫。
至此,改革派對朝廷官員的初步滲透完成,宰執中有曾布和李清臣為副相,一箇中書侍郎,一個尚書左丞,言官中有蔡卞和張商英,一個諫官,一個御史。
趙煦暫時停止了操作,以免引起反彈,將重心轉移到西北的部署上。
章楶得到朝廷詔命後,一路快馬加鞭,數日後返回京城。
蘇過代表蘇軾在城外等候多時,笑道:“經略一路辛苦。”
章楶笑道:“讓你回京呈送軍報,你就一去不回,這事我得和子瞻好好分說下。”
“經略馬上又有大動作,”蘇過笑道:“最好一會能說服我父親,讓我與經略一起返回西北。”
章楶看了眼蘇過,介面道:“我那可容不下你了,子厚有信給我,說叔黨繼承王荊公遺志,將有大作為。”
蘇過才不信章惇會這麼說,謙虛道:“這話我可當不起,有那麼多前輩在,我就負責搖旗吶喊。”
章楶順勢問道:“朝廷這次是怎麼打算的?”
“築城,然後徹底封鎖党項人,”這也算不上秘密,蘇過直接說道:“至少把他們趕回天都山以北,讓兩國的攻守之勢調換下。”
“現在滅夏並非難事,怎麼還這般謹慎?”章楶問道。
蘇過發現這些前輩就是喜歡考教,答道:“滅夏即便可行,也不是短期的事,契丹人不會同意我們佔領西夏的,朝廷也沒做好與遼國開戰的準備。”
遼道宗耶律洪基兩年前已經確立孫子耶律延禧為繼承人,繼續保持與大宋的和平相處,但大宋要是擺出吞併西夏的架勢,他估計也不會安心繼續給臣民們持經講佛了。
章楶嘆道:“收復燕雲,我輩還能看到那一日嗎?”
“首先要敢想,”蘇過笑道:“經略這聲感慨便勝過朝中大多數人了。”
章楶笑指蘇過,說道:“你這張嘴,比子瞻還刻薄。”
蘇過嬉笑道:“哪能呢,還是父親厲害,我沒他那麼尖酸。”
兩人大笑入城,不停打噴嚏的蘇軾已經準備好了接風宴。
翌日的面聖,軍務乃是大事,宰執們也都在。
趙煦首先就去年的環州之戰對章楶進行了褒獎,接著才進入正題,由章楶彙報此次針對夏人的軍事行動。
章楶首先介紹了西夏內部的情況,小梁太后清理了朝中反對她的勢力後,已在重新整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