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章 蘇氏兄弟的妥協,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趙煦的步步緊逼下,宰執們最終透過了決議。

蔡確身死,念其輔佐先帝,恢復其正議大夫之職;

張商英直言敢諫,擢為侍御史;

楊畏挑撥聖人關係,奪職,主管崇禧觀;

章惇起復,出知秦州。

一道道詔令下去,朝廷的風向再次改變,啟用先帝舊臣之勢十分明顯。

蘇家的三人又在蘇過的建議下開起了小會。

狐假虎威的蘇過首先轉達了趙煦的意見,西北將再次用兵,熙寧、元豐年間的大臣需要調回一部分。

蘇轍不滿道:“不可能,眼下夏人已經遣使認罪,何須再次用兵?先帝臣子皆是品行不端才被外放,怎麼能又召回來?”

蘇軾也道:“官家說什麼你都答應,豈不是佞臣所為?”

蘇過心累,先解釋道:“夏國國母剛剛誅殺國相滿門,下一步肯定是再次犯境,認罪不過是想麻痺朝廷,拖延時間,至於品行問題,經常攻擊爹爹與叔父的那幫人就沒有問題嗎?”

蘇轍冷笑道:“皆是邊軍貪功,妄起戰端,一年之內數次出兵,朝廷如何支撐得了?”

“這個問題叔父不用擔心,”蘇過笑道:“此次還是築城引戰,並非大軍出擊,所以花費不多。”

打仗最麻煩的其實是民夫的徵調和糧草的轉運,在党項人必攻之地築城,引其大軍前來,已經是最省錢的打法了。

西北的事蘇軾不關心,他更在意的是新黨的人要回來了,問道:“官家打算召誰回來?”

“還沒定,”蘇過狡猾地試探蘇仙,說道:“不如爹爹推薦幾個沒那麼差的,免得官家將呂惠卿給召回來了。”

新黨之中,蘇氏兄弟最不喜歡的便是這位嘉佑二年的同榜進士。

所以蘇轍立馬怒道:“若是召他回來,我一定將敕令封還。”

“那爹爹和叔父推薦幾人,”蘇過笑道:“先帝舊臣官家是一定要召回的,若是不想官家與三省之間因此發生衝突,還不如主動選幾人召回來。”

蘇轍質疑道:“召回來後,我等如何自處?官家既然相信他們,自然該我們走了。”

蘇過問蘇仙:“爹爹覺得呢?”

“子由說得有理,”蘇軾也道:“元豐舊臣貶謫已久,若重返中樞,勢必挾私報復,我們哪裡還能有立足之地。”

黨爭害人啊,蘇過撓撓頭,說道:“如今官家親政,正是解決矛盾的好機會,怎麼可以還用元豐和元佑來區分大臣?”

蘇軾認同這點,改口道:“你就說官家是不是想重拾先帝的新政?”

真是兩塊硬骨頭,蘇過承認道:“是,但爹爹也說免役法有可取之處,難道就因為是先帝之法,就不能用了嗎?”

蘇轍替他哥答道:“那要看怎麼個用法,全部推翻重來就是不行。”

“司馬君實不就是那麼幹的?”蘇過也有些火了,說道:“眼下官家也沒說要立刻恢復新法,但如果朝中大臣們都像叔父這麼牴觸,根本不從百姓利益出發,為反對而反對,官家遲早會將宰執們全部換掉,到時候就是呂惠卿回來重拾新法了。”

蘇軾又開始和稀泥,說道:“怎麼說著說著還急了呢,這又不是在朝堂上,家裡人說話不可如此。”

說著瞪了一眼蘇過,蘇過忙起身向蘇轍道歉認錯。

蘇軾又道:“那你的意思是回到熙寧變法之初,大家都據理力爭,而不是一言不合便一走了之?”

還是蘇仙靠譜,蘇過感動道:“爹爹說得太好了,就是這樣,你說差役法好,我說免役法好,大家攤開說明白就是了,再不行找幾個州做試點,或者讓宮裡和三省分別派人下去暗訪,總得得出結論的。”

蘇轍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