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32章 天辰汽車(二),宦海龍騰,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趙福全來說,肯定算不上高薪,那麼趙福全為什麼在自己事業如曰中天的時候選擇回來?
雖然當時底特律的情況還不錯,但是趙福全判斷國內的形勢會更好。他說:“在國內我認為自己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但並不是懷著一腔報國赤誠,就毅然歸國了。趙福全說:“思想上也有拔河。因為當時已經40歲了,在國外的事業正在巔峰,待遇各方面都很好;還有家庭的因素,比如孩子的教育、老婆的工作,這都是很實際的問題。”所以,從接到華晨的邀請,到最後做出決定,趙福全踟躇了10個月。
為什麼選擇的是華晨?趙福全笑了:“第一,我是遼安人,選擇華晨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其次,華晨透過獵頭找到了我,之前也有一些國內企業找我,但是都沒有下文,只有華晨比較正式地跟我談;第三,華晨讓我回來是做自主品牌,這正是我的理想,如果是讓我去華晨寶馬,我就不去了。”
“千萬別這麼寫!”一聽記者提到“報國”兩個字,趙福全急了,他說:“只是希望能做點事。在國外做久了的人都有這個願望。也有沒回來的,不能說他們就不愛國了。可能有些人安於國外的現狀,而我是一個不安現狀的人,願意折騰,出國是一個尋夢的過程,回國也是一個尋夢的過程。另外,在國外,華人有現實的天花板,企業也太大,個人的作用有限,而回來,一個人就能改變很多東西。這不是能力問題,我還是我,但是舞臺不一樣了。”
一方面想幹點事,同時,自負自己也能幹點事,趙福全到了華晨。而蕭宸對他不提報國的態度不僅沒有不滿,反而相當欣賞——蕭宸一直的觀點就是:大家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最好的報國,而決不是整天沒事就瞎嚷嚷,好像除了自己以外別人都是賣國的。所以他覺得趙福全是一個做實事的人。
印象三,“啊,趙福全去了吉利?!”
2006年,業界幾乎所有人聽說趙福全離開華晨去了吉利,第一反應都是不解,然後可能就是替他惋惜。因為,當時的吉利不僅沒有合資企業風光,與其他本土品牌相比,發展勢頭也似乎停滯了下來,而早期積累的諸多問題開始逐漸顯露。
“是呀,當時業界認為吉利連黑馬都不是,吉利只是鯰魚,而鯰魚註定是過渡姓的。”趙福全當然清楚吉利當時的情況,所以決定來不來吉利,趙福全用了更長的時間,足足一年。
“我回來不是追求舞臺的大小,而是自己價值的發揮。舞臺大,發揮的作用小,也沒有意思。另外,我回國的初衷是做自主研發,這個要清晰。不會因為別人給的工資高了、級別高了就發生改變。做自主,還要自己能做主。吉利給我自主的空間更大了。”至於為什麼離開華晨,趙福全閉口不談。他說,華晨待自己不薄。但是“趙福全不屬於華晨,屬於社會。”
吉利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在趙福全看來,都不算什麼。“正因為有問題才是吉利,什麼問題都沒有不就是豐田了?”在他看來,吉利有一個非常重大的優勢:“企業要發展,就要有一個清晰的長遠利益。汽車業投入大,週期長,如果沒有這個,容易搞短期利益,那麼做研發的人就會很累,也不會有什麼成果。在吉利,李書福的利益就是試金石,是公平公正的度量衡。”
雖然趙福全說的很隱晦,但是蕭宸的理解是,作為民營企業,吉利有制度上的優勢。
印象四,2005年,李書福和趙福全第一次正式“約會”,李問:“volvo怎麼樣?”趙答:“好啊。”李說:“我們把volvo買過來怎麼樣?”趙嘴上說:“那當然好了。”心裡卻在想:你憑什麼去買呢?你知道值多少錢嗎?
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最後,吉利真的完成了這次漂亮的跨國併購。如果說第一次約會時,趙福全對李書福和吉利多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