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杯泡枸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四章 用人之道,重生九二之揚帆遠航,茶杯泡枸杞,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465章 用人之道
“不行,不能夠全員持股。”
楊帆緩緩的開口,否決了丁華全員持股的提議。
“任何制度都是有利有弊,我們制定制度還是要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目前啟航集團下屬一系列企業都不是上市公司,那麼實施股份制的話,每股價值的衡量就缺乏股票市場價格的直觀體現。這時候實施全員持股未必會讓多數人歡迎,甚至可能還會有不少人認為股票就是投機的,買到手鬼知道會漲會跌,所以不願意持有股票。
你無法保證他拿到這個股份就只賺不賠,這樣出力不討好的事情,還不如直接發獎金來的立竿見影。所以至少現階段我並不認為讓我們的員工全員持股,就能達到所希望的目的。相對於全員持股,我更傾向於高管與核心員工持股。”
核心員工持股,這個概念丁華和郭麗珍仔細品味了一下,這裡面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哪些人算是核心員工呢?不知道在楊帆的心中,他是怎麼劃分啟航的員工的。
楊帆似乎知道他們兩人的疑惑,也不會藏著掖著。
“在我的眼中,如果從工作能力和企業認同感的角度去考慮,公司的員工大致可以分成五種人。
第一種人可以叫做人財,就是工作意願高、工作能力強,能夠為企業創造財富和價值的人。就比如說蔡景文。這類人絕對的認同企業價值,是我們啟航最寶貴的財富,所以一定要重用,要提拔到關鍵崗位上去發揮他們的才能和實力,要給與他們股份激勵,要讓他們和企業融為一體。
第二種人相反,叫做人災。這類人同樣工作能力很強,但是他們從內心裡來講就對企業不認同。他們野心勃勃,平日裡把企業當成自己暫時的棲身之地和向上的跳板,可一但出現機會就會為禍,就比如李大海。這種人能力越強,對企業的破壞性就越大,所以我們一旦發現了這種苗頭的人,就絕對不能因為才華而姑息養奸,必需儘快除掉。
第三種人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人才,有較強的工作能力,但是工作態度和對企業的認可度開始是一般,他們只是把這當做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這類人我們需要階段性的利用,但是暫時不能重用。我們可以給他們灌輸我們的企業文化嘗試同化,提高他們對企業的認同感。未來視其會發展向人財還是人災再做取捨。
第四種人是企業裡最大的群體,可以叫做人手。他們加入了企業,對我們企業有較高的認可度,在思想上有意願主動和企業契合,有榮譽感。只是工作能力一般,就是普通人。對於這個群體,我們要給與培養使用,給他們合理的職業晉升渠道,讓他們在企業中不斷成長。等到能力提高以後,再給與重用。
第五種人就叫人在吧,人在心不在。這種人相對於人災來說,沒有什麼能力,本身掀不起什麼大浪來。只不過心思不在工作上,不願意付出一點努力,反倒時刻想著從企業挖點牆角佔點便宜。這類人是必須淘汰掉的,不過不需要用激烈的手段,只需要透過企業日常內部競爭中的優勝劣汰,讓他們自然離開即可。”
人財、人災,人手、人在,可以說是在能力強弱兩個層面上,根據員工對企業和工作的態度分成了兩個群體。而人才則是人財和人災的初始階段,是剛招募進來的有能力的人,他們能否融入企業,成為有利於企業的一分子有待引導。
丁華聽的很受啟發,從這樣的緯度俯視下去,區別看待企業的員工的話,的確比平日是否親近,為人是否情商高這樣的看人方法要高明。尤其是楊帆單獨把人才拿出來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更見其見解獨到。
企業總是說吸引人才,引進人才,人才不是進來了就能給企業創造財富的,如果不能善加利用人才,那人才就會變成為人災!
郭麗珍問道:“哥,那你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