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8章 戰象,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安南軍騎兵的表現很糟糕,但他依然感覺到了勝利的希望,畢竟他是統兵打仗的將軍,對於軍隊的戰鬥力再清楚不過,安南軍騎兵就這個水平,死點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預期的戰術目的達到了也就是能牽制住明軍騎兵的同時,給對面火炮陣地一些壓力。

“全軍聽令!立即向前進攻!”

潘麻休高呼道:“不惜一切代價,務必擊潰當面明軍步卒大陣!”

隨著安南軍的陣型開始移動,安南軍也在這個時候,開始展露出了難得的鬥志。

“諾!”

潘麻休的命令下達時,兩軍的距離已經非常近了。

這個時候人數只有對方三分之一的明軍由於膠水的阻隔,事實上已經沒有退路,唯有死戰到底!

“明軍威武!”

“殺光安南賊!”

將領們的聲音在整個陣營中響起。

而明軍士兵們的吶喊則同樣是震耳欲聾。

“放箭!”

安南軍仗著自己人多,弓箭手也多,剎那間,無數箭矢,鋪天蓋地地潑嚮明軍。

由於明軍距離安南軍實在是太近,這使得安南軍射出來的箭雨,基本都命中了明軍,並造成一些明軍傷亡。

不過明軍將士也不是白痴,他們提前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在明軍陣型裡,早已準備好了前排一人高的櫓盾和刀盾手們自帶的圓盾。

明軍盾兵們迅速站起身來,頂著盾牌擋住箭雨,然後隱忍了片刻的明軍弓箭手,同時來到了殺傷效果更佳的距離,同樣彎弓搭箭,箭雨朝著安南軍墜去。

射過箭的人都知道,這是個體力活,而傳統弓比現代科技做的弓更難拉,在戰場上哪怕不要求精確射擊,只是放空一筒箭,到了最後那也是整個胳膊和手指頭都在抖,左胸腔的筋骨更是跟裂開一樣。

而由於兩家的披甲率不同,明軍雖然人少但披甲率奇高,安南軍的披甲率只有一半不到,所以雖然明軍弓箭手的絕對數量要少,但造成的毀傷效果,反而更高.當然這裡面也有明軍等了一下拉近了射擊距離,以及由於地形和人數等原因導致得安南軍的陣型更加密集、更容易被機率武器打擊的原因。

安南軍在箭雨下損失慘重,不過安南軍的步卒大陣,卻趁著這個空隙,徹底衝到了明軍陣前,與明軍短兵相接。

可安南軍雖然鼓起了一腔勇武,但面對明軍精銳重步兵,卻是實在難有建樹。

明軍的重灌步兵,前排是披著全身扎甲的大盾兵,後排是同樣甲冑在身的長槍兵、長斧兵,一個個跟鐵罐頭似的,委實是難以衝的動。

僵持了不一會兒,安南軍一開始的衝鋒勢頭已經衰竭下來。

明軍重步兵趁著他們減弱勢頭的空檔,立即發起了反衝鋒,用盾牆把敵人逼得步步後退,並順利奪回了戰場主動權。

潘麻休在陣中親臨一線,指揮作戰,可當看到自己辛苦招募、訓練出來的軍隊,就這麼被明軍打敗了,他氣得雙拳緊握,恨不得現在就衝過千軍萬馬的阻隔,砍掉李景隆的腦袋,結束這場戰鬥。

只不過理智讓他冷靜下來,他知道光是憑安南軍,根本奈何不了對方,而現在動用戰象軍陣又有些太早了。

於是乎,潘麻休只好暫且按捺下心中的憤怒,繼續觀察明軍的動靜。

明軍的火銃兵方陣也已經抵達了交戰地點的後方,並組織起了嚴密的防禦陣線,而明軍還有一部分兵力作為預備隊,被李景隆捏的死死的,留在後面壓陣,不參與戰爭。

不久後,似乎是為了讓潘麻休安心一般,最讓他所忌憚的明軍火銃兵也被李景隆投入了戰鬥。

在安南軍將領的認知中,明軍火器兵種的戰鬥力是非常恐怖的,特別是對付步兵,更是犀利得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笑看眾禽

煙雲紫東

我家娘子太體貼

扶搖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