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8章 戰象,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明軍的火器兵們,在熟悉的嗩吶聲與各級軍官的命令下,紛紛拿出背上揹著的火繩銃,點火瞄準了遠處的安南軍陣型。
明軍的第一波火銃齊射很快就結束了,但是安南軍並未受到什麼影響。
原因無他,安南人實在太多了。
六萬人擠在戰場上,不誇張的說,可能前排一秒死了幾百人,後排還是覺得前排烏泱泱的沒有任何減員。
而且由於這個時代的火藥產量很低,而明軍又是跨海作戰,糧食還好說,可火器相關物資補充起來就很費勁,在戰場上使用的火藥、鉛彈,也就那麼一點,一旦被消耗完了,那麼明軍就幾乎沒有其它渠道補充,所以明軍火銃手一般不會浪費太多的彈藥,也會選擇拉近距離保證射擊效果。
當然,一些老油條,往往都是先用棉布包裹住鉛彈塞在袖口裡,鉛這玩意有毒大家是知道的,以前有含嘴裡的二貨被毒死以後,就沒人這麼搞了。
在之前的戰鬥中安南軍也已經大概摸清了這些明軍火銃手的套路,他們一直都喜歡以火銃密集的火力壓制自己這邊,因此這次潘麻休也佈置了一點戰術,毫不猶豫地決定反其道行之,利用火銃的射程不夠遠的缺點,讓明軍的火銃手貼緊了,然後讓安南軍的弩手發動反擊。
隨著嗩吶吹響,明軍陣線內的火銃手開始了第二輪齊射,一排又一排的鉛彈朝著敵人飛去,打在盾牌上發出叮咚叮咚的聲音。
安南軍的盾牌頓時碎裂開來,一名又一名的步兵倒地,血肉模糊。
然而安南軍的反擊很快就來了,大量的弩手以密集陣型開始跟明軍的火銃手互射。
安南軍的這波遠射雖然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效果,但是卻略微削弱了明軍火銃手的戰鬥力,讓明軍火銃手也有了減員,無法肆無忌憚地壓制安南軍的步兵。
在第三輪齊射後,明軍的火力就明顯稀疏了一些。
潘麻休看著眼前的局勢,皺眉思索了一下,隨即做出決斷,對身邊的副將說道:“你命令後方的戰象準備出動,等我命令就投入站場。”
“遵命!”副將應了一句,然後去調遣戰象,打算給予明軍致命一擊。
而潘麻休則是指揮著麾下的六萬大軍,繼續與明軍正面較量。
雙方又鏖戰了一陣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安南軍看起來取得了站場的主動權,但安南軍並沒有急著投入戰象,還需要繼續消耗明軍的體力,畢竟這種高強度作戰,很容易把人累垮,再精銳的戰士,披著幾十斤的鐵甲揮舞兵器,一開始能把手裡的刀揮舞的像是柳葉一樣輕,可到了最後,都跟灌了鉛一樣沉重。
潘麻休的心態很好,他認為只要戰象投入戰場,明軍最多撐半個時辰就完蛋,所以他也不怎麼著急,只想拖住明軍,儘量多消耗一些。
這時,潘麻休的一名副將策馬上前說道:“報告將軍!西側的明軍主帥正在召集兵馬,似乎準備投入站場了!而且明軍西側的渡口,還有兵馬在不斷過河。”
聞言,潘麻休不禁皺起了眉頭,那是李景隆短時間內手裡最後的預備隊了,隨後他看了一眼明軍的位置,然後說道:“既然如此,那咱們就給他來個狠的!”
考慮到明軍還有一萬人會源源不斷地渡過膠水前來支援,潘麻休覺得雙方體力應該消耗的差不多了,明軍面對突如其來的戰象,應該會反應遲緩一些,造成的殺傷效果也會更大一些。
他的目光轉而盯著前方的一支明軍,然後果斷下令道:“傳令各部,全力進攻!讓騎兵放棄糾纏,轉過頭來支援正面!”
“殺啊.”
安南軍計程車兵們得到命令,一窩蜂地朝前湧動,試圖用數量優勢碾壓明軍,明軍這邊也是奮起反抗,拼命攔截衝過來的安南士兵,雙方很快就更加絞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