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6頁,食全食美,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胖妮兒安心了,又跟著胡三娘子等人「做早操」,逐漸從胖演化為壯,雖然才十歲,但自己搬動二三十斤豬肉毫不費勁。
這把子力氣和身板把個胡三娘子饞得了不得,私下裡還跟師雁行玩笑,「若你不要她,我還真想收了做個弟子!」
簡直就是相撲的好苗子!
早有三妹取了乾淨碗筷來,師雁行從獅子頭上夾了一塊下來,慢慢咀嚼。
「蔥姜蒜和料酒用得不錯……」
中餐最折磨人的莫過於「適量」「稍稍」,既然是速成,師雁行就給她們走了捷徑:
規定好每道菜的用料比例,比如這紅燒獅子頭,一斤肉用多少蔥姜蒜和料酒,都是定好了的。
只要嚴格按照量來,滋味兒就差不到哪兒去。
師雁行又用獅子頭蘸盤底的湯汁,口感瞬間濃鬱,隱藏的缺點也暴露出來。
「只是熬糖色時候過了,微微有點苦味。後面是不是著急了,有點慌了?下鍋煮又老了些,藕丁不脆了。」
唯獨一個火候和時長息息相關,得慢慢磨。
胖妮兒等人暗暗心驚,師父真厲害啊,嘗一口都能知道剛才三姐慌了神?
三妹就有點慚愧。
原本她信心十足,第一遍油炸的時候也弄得極好,形狀滾圓,色澤金黃,香氣撲鼻。
結果樂極生悲,才清了鍋炒糖色呢,就沒跟燒火的小姐妹配合好,眼見著糖漿略有點焦。
完了!
當時她腦袋瓜子就嗡的一聲,方才建立的信心蕩然無存。
兩人這麼一慌張,後面火候也沒控制好……
可出鍋時她們提前嘗過了,當時驚喜地發現味道還不錯。
誰承想,師父第一口就嘗出來了。
這就是經驗吧。
三妹才要說話,另一個姑娘主動站出來領罰。
「三姐時長和步驟都沒錯,是我沒控好火,一時大一時小。」
拜師後眾人論了齒序,巧的是三妹恰好行三,眾人便這麼叫起來。
三妹又說是自己的責任。
看著搶著認罰的弟子們,師雁行十分欣慰。
「行啦,也不是什麼大事,多練幾回就好了。比起技巧,心態更要練。」
別小瞧燒火的活兒,沒有現代化可控煤氣灶,什麼時候加柴,加多少,什麼時候拉風箱,多大力道,都直接關係到鐵鍋溫度高低。
沒經驗的燒火工粥都能煮糊了,而有經驗的,卻能僅靠幾根柴火的合理分配燉熟一隻雞!中間都不帶掀蓋子的!
點評完了之後,師雁行又親自做了個經典家常菜:
乾煸豆角。
一群小徒弟都圍著看得如痴如醉。
好羨慕啊,我們什麼時候也能跟師父似的這麼舉重若輕?
她加糖加鹽都一點兒不掂量的,好像就是隨手那麼一捏就準了!
一盆酸菜魚,一盆紅燒獅子頭,姑娘們再快手快腳炒幾個簡單的時蔬,再加上乾煸豆角和一個湯,都是巨型分量,就是今天大家的晚飯了。
一群大小乾飯能手,足足一筐的炊餅回回見底,保準連個渣渣都不剩。
眾人陸續離席,胖妮兒還在領著幾個小姐妹用僅存的一點炊餅皮挨個盤子蘸湯吃,抹得賊亮。
若說沒吃飽?
倒也不是。
可,可那麼那麼多好吃的肉湯,油汪汪的,白倒了多可惜啊!
江茴每每看了都感慨:
自從這幾個孩子來了,家裡刷鍋刷盤子用的草木灰都少了。
第108章 列席
師家好味分店西點銷量一般, 熟客還是願意往周遭環境更繁華的本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