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9頁,食全食美,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開始,好些人的想法跟桂香男人一樣,覺得女孩兒以後都是婆家的人,上學有啥用?
都想著用親戚家的男娃替。
可一聽說每月月考前三名有實打實的獎勵,就都跟被掐住脖子的鴨子似的,集體收聲。
最先說話那人義正辭嚴道:「這是咱們郭張村的事兒,自然先緊著咱們自己人!」
活像剛才說話的不是他一樣!
眾有閨女的人家紛紛響應。
就算嫁人也是幾年後的事兒了,先把實打實的好處撈到手再說!
張老五如今四處奔波,倒多了幾分見識。
正好他也有閨女,見狀大聲道:「女娃也要讀書哩!我常在外面走,聽說人家城裡的大戶人家挑媳婦,也愛找那些知書達理的哩!一個女婿半個兒,要是以後能找個好女婿,不也挺好?」
眾人一聽,確實是這麼個理兒。
女娃咋了嘛,俺閨女俺看著聰明得很吶,真要學起來,未必就考不過男娃!
沒準兒就是下一個颯颯哩!
況且她如今才幾歲?掙得不都是家裡的?
就算以後嫁了人,難不成就不是我肚皮裡爬出去的了?日後若真能跟著颯颯幹,發達了,也得看顧爹孃!
因為師雁行的先例,如今好些家裡有女娃的都泛了野心,想著既然颯颯能成,俺閨女未必就不成。
所以說,灌什麼雞湯都是虛的,小老百姓就看一樣東西就夠了:錢!
眾人定了主意,俱都興奮不已,又由老村長起頭,說劃出哪兩處屋子做學堂和先生的房舍。
「先生的住處馬虎不得,既然還有一個月,大傢伙兒好生翻新一回,為了自家後生,各家各戶都出點力!」
眾人紛紛響應。
「這是自然!」
「我會泥瓦活兒,這個不必找旁人!」
「我會丈量,這個做得!」
「被褥衣裳就交給我們!」
你一言我一語,就把活計瓜分乾淨。
又說學堂。
大祿百姓日常收的是人頭稅,鼓勵分家,郭張村雖有百來戶,可有的青壯外頭務工去了,家裡只剩老人;另有鰥夫、寡婦不等,也無孩童。
老村長細細盤算一回,吧嗒吧嗒抽著菸袋鍋子道:「……再刨去超齡的,還有那十二三早早訂了親,心思實在不在這上頭的,也不好牛不吃水強按頭……篩過後少說也有幾十個,哪怕最後不能全留下,也得都試試……」
師雁行的意思是,把眾孩童先按照年齡分成幾個班,等啟蒙過後,再根據個人實際進度重新調班。
先生雖只有一個,但只是幼童啟蒙而已,三兩個班輪著教,也不算費事。
而且說句不中聽的,讀書雖好,卻未必人人受得住,說不定要不了多久,就有學生自己打退堂鼓了,最後指不定剩多少。
郭張村和那位落第秀才趙先生自去商議不提,師雁行卻還要忙店裡的生意。
現在天氣漸熱,滷肉、肉脯等葷菜不易儲存,又有些油膩,銷量明顯不如冬半年。
且數家酒樓也先後推出雪飲、冰水等清涼飲食,更換選單勢在必行。
師雁行仔細統計了最近肉食銷售額,讓紅果和秀兒將每日做滷味的分量削減三分之一,肉脯直接取消。
大祿朝沒有防腐劑,肉脯粘膩,天兒又熱,哪怕有硝石粉包降溫,往往大半日賣不出去就會變味。
做起來麻煩,成本又高,壞掉忒可惜。
索性就打造成季節限定品,來個飢餓營銷。
紅果不無擔心道:「掌櫃的,那咱們的買賣……」
師雁行笑道:「放心,花樣多的是!明兒就上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