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馬超:“忠君”勝過“孝父”
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1章 馬超:“忠君”勝過“孝父”,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或許,楊彪覺得即便王朗倒向馬超,讓王朗管理太學也可以接受。
亦或者,楊彪認為憑自己和王朗的關係,他還能將王朗拉回自己的陣營。
但不管楊彪是什麼想法,馬超對御史中丞的人選勢在必得!
官場之上,爭得就是勢頭。
自己人越多,在朝堂說話就越算數。
馬超先不去想究竟是誰向楊彪告密王朗已經倒戈,也不管楊彪對王朗是什麼態度,他現在要全力把崔鈞推上御史中丞之位!
馬超昂首挺胸,在天子跟前替崔鈞辯解。
他說:“陛下,太尉之言有失偏頗!”
天子問有何偏頗。
馬超答:“上古時洪水氾濫,堯命崇伯鯀治水,九年不成,舜以鯀治水不利,賜死於羽山。夏后氏禹,鯀子也。舜賢明,不以禹為罪臣之子而不用,禹治水,洪水遂退,中州不復災。”
天子若有所悟:“孟起是勸朕效法虞舜?”
馬超恭維:“陛下聖明!”
然後,他繼續為崔鈞辯解。
“陛下,崔州平之父賄官,然崔州平以之不恥,稱其父有‘銅臭’。烈唾州平不孝,以柺杖擊之,州平走。臣以為,崔烈雖買官,然州平何罪?崔州平鄙其父有銅臭,可見品性高潔!”
馬超講完,再次向天子推舉崔鈞。
天子聽得津津有味,又問楊彪,馬超說得是否真實。
楊彪沒有否認,崔鈞和父親崔烈的關係的確不睦。
但楊彪也沒有放棄,他辯駁道:“陛下,我大漢以孝治天下,崔州平言語惡其父,是為不孝,朝廷豈能用不孝之人為官?”
楊彪直接一頂“不孝”的大帽子給崔鈞扣上。
馬超暗道楊文先端的厲害,趕緊再為崔鈞辯解。
他說:“陛下,自古忠孝難兩全!崔州平為忠棄孝,誠可貴也!”
此言一出,太極殿內頓時譁然!
以孝治國,這可是從太祖高皇帝劉邦起就定下的國策。
馬超如今身居司隸校尉、驃騎大將軍,公然聲稱“忠君”勝過“孝父”,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天子暗自吸氣,暫時沒有說話。
馬超“忠”高於“孝”的論點,其實很對天子口味。
漢室淪喪,不就是因為董卓、李傕、袁紹之流比比皆是嗎?
而且,馬超本人就是權臣!
馬超敢在朝堂上說出這番論點,足可見其忠誠!
天子遂不發一言,靜待馬超與群臣爭論,等到關鍵時刻再做定論。
果然,尚書令趙溫猛烈地抨擊道:“驃騎之言和其繆也!!”
馬超拱手:“願聞尚書高見!”
趙溫厭惡地還禮,然後繼續說:“先聖乃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圖畫乾坤,以定人道,民始開悟,知有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別,長幼之序。於是百官立,王道乃生。”
“故是,先有孝而後知忠,萬物踐行孝道,自然就會明悟忠義。”
“崔州平不孝,何談忠義?”
“驃騎,國家柱石之臣也,還望你不要為奸邪所矇蔽。”
說罷,趙溫拱手退回班列,百官無不以為彩!
馬超也不氣餒,趙溫剛才說的,其實是先漢名儒陸賈的言論。劉邦採用陸賈的言論,然後定下以孝治國的基本國策。
趙溫的話就是兩漢官方主流的價值觀。
雖是主流,但要想找出破綻也不難,詭辯即可!
馬超露出壞笑,他今天就要給滿堂官員來一點小小的“名家”震撼!
馬超說:“尚書所言不錯,但吾亦有主張。”
“所謂父慈方能子孝。反之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