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馬超:“忠君”勝過“孝父”
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1章 馬超:“忠君”勝過“孝父”,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安宮,太極殿。
馬超攜百官上朝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天子稟明——太學即將建成,朝廷需要及時確認博士祭酒的人選。
天子問何人可以擔負重任。
馬超與楊彪共同推舉王朗出任博士祭酒。
二人推舉王朗的理由出奇的一致:王朗師承名儒楊賜,學識淵博,舉止得體,在山東、關中、江東都有盛名。
天子見馬超和楊彪達成共識,明白王朗勾管太學是兩黨私下妥協的結果,不容更改!
於是,天子只能答應,授予王朗【博士祭酒】一職,秩兩千石,司掌太學,為國家選賢養士。
大殿內,王朗舉著笏板出列,聲情並茂地向天子陳述道:
“陛下,臣朗以為國家大事,莫過舉賢。太學新復,學務繁重,臣若身兼二職,自覺無法盡美,故請辭御史之位,專念太學之務,竭盡肝膽為國培養士才!”
天子沒有拒絕,準允王朗辭去御史中丞之職。
然後,天子下意識地看向馬超。
王朗與楊彪、趙溫是一黨,而今王朗入主太學,那麼為了維護政治場的平衡,王朗辭去的御史中丞之職自然輪到馬超的人上位。
否則馬超怎會與楊彪達成共識呢?
馬超感受到天子目光,果斷向天子推舉崔鈞!
天子問:“孟起,崔鈞是何人啊?”
馬超遂將崔鈞的履歷道出。
他說:“啟稟陛下,崔鈞字州平,博陵人,乃故太尉崔烈崔威考之子。歷任虎賁中郎將、西河太守。曾參與諸侯討董,兵敗後寓居荊州,鈞父烈為李傕所害。”
天子眉宇間露出一點驚訝。
天子感慨道:“沒想到竟又有忠烈願意從荊州返回,朕心甚慰。既然如此,那就讓崔州平接任王景興吧!”
話畢,天子的目光掃過大殿,象徵性地看看有沒有人反對。
天子和馬超都以為,崔鈞出任御史中丞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誰料,太極殿內突生變故!
太尉楊彪突然站出來,大聲反對崔鈞繼任御史中丞!
楊彪上前,鬍鬚如龍鬚般抖動。
他說:“陛下,崔州平乃奸佞之後,朝廷萬不可以御史重任託付於佞臣子!”
天子驚呼:“佞臣子?!”
楊彪點頭解釋:“正是!陛下,崔烈當年以五百萬錢賄賂買得司徒之位,老臣所以說崔州平是佞臣之子。”
楊彪在這邊說,馬超在旁皺眉怒視。
楊文先,竟敢過河拆橋!
馬超心底醞釀起怒火,同時快速思考楊彪為何要這樣做。
之前二人已經暗中達成默契,讓王朗出任博士祭酒,換崔鈞出任御史中丞。
如果王朗沒有暗中倒向馬超的話,這筆買賣對楊彪一派來說穩賺不賠!
太學新復,博士祭酒這個職位目前來說沒什麼威勢,短期來看王朗辭去御史之位是削弱了楊黨的聲勢。
但長遠來看,太學為國家培養人才,太學生都是王朗的學生。等以後越來越多的太學生出任朝廷要職,王朗的聲望肯定會水漲船高,楊黨更會因此獲益。
這是楊彪願意與馬超交換的根本原因。
太尉其實挺高瞻遠矚。
但是,如此划算的一筆買賣,楊彪竟然反悔!
馬超思來想去,腦子裡只有一個猜想——有人洩密!!
楊彪肯定是察覺到王朗暗中倒向馬超,所以今天才會反悔,公開反對馬超推舉崔鈞繼任御史。
只是馬超還有一點不明,那就是剛才王朗出任博士祭酒時楊彪為什麼不反對?
馬超估摸著應該是楊彪剛才在猶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