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章 人多嘴雜,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名將,已經因為犯上而被袁紹處死。

袁紹認為還是派審配去吧,作戰計劃是審配提的,萬一失敗也怪不了別人。

“都安靜!審配,我就撥給你三千精騎,讓……”

“袁公且慢!”

許攸又站出來建議。

他提醒袁紹,真正的大敵應該是曹操!況且河西之地為朝廷所有,若悍然攻擊朝廷,容易引來誹議。

“袁公,許攸請袁公三思,就算要出兵,也應該先討伐曹操。待收取中原之地,關中唾手可得!”

他這麼一攪和,袁紹又開始犯暈。

究竟該打誰呢?該往哪打?

袁紹感到頭疼,他拿不定主意,乾脆揮手道:“今日就到這,明日再議!”

臺下謀臣都覺自己的主張被別人攪黃,開始互相指責。

霸府大廳裡吵吵鬧鬧,審配、許攸、辛評等嘰喳嘰喳鬧個不停。

袁紹更覺吵鬧,徑直退出廳堂,回後院找老婆孩子散心去了。

之後幾日,袁紹依舊拿不定主意。

這倒讓總攝內外的沮授安心,他是極力反對用兵的,要用兵,也得等過兩年冀州從戰爭中緩過氣來。

然而這談,袁紹召見沮授,諮詢沮授兩件大事。

其一,自然是出兵攻打誰的問題。

沮授堅持己見,認為修養生息就好,以河北的底蘊,只要緩兩年,天下誰人是對手?

當面,袁紹點頭承諾,表示自己不會發兵。

袁紹能聽話,沮授很高興。

但緊接著,袁紹問的下一個問題,卻讓沮授笑不出來。

袁紹對沮授說:“監軍,吾意派熙兒都督幽州,你以為如何?”

沮授皺眉。

“怎麼,你覺得不妥?”袁紹透過他的表情看出他心事。

沮授拱手一拜:“明公,臣接下來的話,您可能不愛聽,但臣還是要說。”

沮授態度十分恭敬,袁紹也心平氣和地說:“你說吧,我不怪你。”

“謝明公!”

沮授說:“明公,世稱一兔走衢,萬人逐之,一人獲之,貪者悉止,分定故也。且年均以賢,德均則卜,古之制也。願上惟先代成敗之戒,下思逐兔分定之義!”

袁紹思索片刻,明白沮授的意思。

這是勸他不要分派子嗣,督統各州,以免將來諸子相爭!

然而,袁紹派幾個兒子各自統領一州的行為,也有他自己考量。

袁紹如今佔據青、幽、並、冀四州之地,對除冀州以外的三州管理多有不便。所以他才會讓自己的兒子、侄子擔任各州刺史。

至於為何偏偏要用子嗣,而不用其他士人,當然跟信任分不開關係!

除開幾個兒子,袁紹並不十分信任其他臣子!

汝南袁氏的確是士族領袖,袁紹手底下人才也多,但他畢竟只是割據地方的軍閥,不是真正的大漢天子!

誰能保證,袁紹派出去的其他人,就一定會對袁氏保持忠誠呢?

袁紹只有朝廷賜予的冀州牧、大將軍的名號。

其餘青、幽、並三州,朝廷肯定不會輕易交給袁氏管理。

沒有朝廷名分,袁紹不能名正言順地選派刺史州牧。萬一派出去的人舉州反叛,怕不是腸都要悔青!

袁紹眯眼對沮授說:“孤意已決,監軍不必多言!退下吧。”

沮授起身離開。

待至霸府門口,沮授嘆息道:“禍患要從此始了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