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曹劉之交
開府儀同三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章 曹劉之交,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開府儀同三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兗州,鄄城。
四月春深,兗州牧曹操終於返回治所。
與他一起從雒陽返回的,還有青州刺史劉備!
劉備膽子很大,即便已經得罪曹操,他還敢跟曹操一起回到鄄城。
沿途,曹操沒給劉備好臉色,心中更是盤算,是否應該殺之而後快!
曹操心裡這麼想,卻沒急著動手。
反正整個兗州都是他的地盤,想拿捏一個劉備,還不簡單?
曹操回到州府,立刻召見荀彧、程昱等留守的謀士,將雒陽發生的事情告知他們。
荀彧聽說朝廷要主動進攻袁紹,不免感到心憂。
但是他轉念一想,朝廷若要討滅袁紹,似乎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機了!
公孫瓚剛覆滅,袁紹師老兵疲,此刻出擊,定能有所斬獲。
至少,朝廷也能奪取幷州的郡縣,緩解惡劣的地緣處境。
袁紹掌控幷州,對以關中為根基的雒陽朝廷來說,實在太危險啦。
曹操問荀彧:“文若,朝廷約定七月發兵,你以為如何?”
荀彧想了想說:“不妨等到秋收後。”
曹操邪笑:“吾也有此意!”
“明公高見!”
“文若亦不差!”
長年共事,曹操和荀彧君臣二人早已默契十足。
但關於不按時發兵這一點,荀彧的出發點和曹操並不相同。
荀彧更多出於公心,曹操則是為私。
在荀彧看來,朝廷攻打袁紹,已然佔得先機,曹操這邊按不按時發兵,其實意義不大。不如等秋收結束,百姓也可減輕負擔,軍糧亦可充足些。
曹操的看法也是一樣,但曹操的出發點還是為了自己的野心!
兩個理念不同的人,看似想法相同,實際卻大相徑庭。
難怪最後二人會形同陌路,更留下荀彧是被曹操逼死這種記載。
當然,眼下距離那一天還很遠。
曹操諮詢完荀彧,有關出兵日期的事情後,又問了自己境內兵馬錢糧的狀況。
荀彧對答如流,讓曹操對自己的地盤非常瞭解。
問完治理,曹操終於提起劉備!
“劉玄德不能為我所用,吾欲殺之,諸位以為如何?”
曹操眼中殺氣顯露!
程昱贊同道:“明公,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合該早圖之。”
郭嘉也說:“明公,劉玄德乃人中之龍,若不能用,當殺之!”
曹操滿意地點頭,但他還是看向荀彧,想要聽聽荀彧的意見。
荀彧皺眉,捋須道:“明公,天子啟用劉玄德為青州刺史,又令明公借兵給他。明公若違背朝廷旨意,似乎不妥。”
曹操的呼吸變得沉重。
荀彧知道他還想殺劉備,繼續勸道:“明公,劉玄德出任刺史,此事已成熟飯。公如果加害他,難免落下惡名。”
“況且我以為,劉備雖有大志,但無名士輔佐,似大樹參天卻沒有根系,終究難成大事。”
曹操聽荀彧這麼評價劉備,覺得也有幾分道理。
劉備是英雄沒錯,可惜得不到人輔佐,想要成氣候實屬困難。
因此,曹操對劉備的戒心放下些許。
這時荀彧又說:“明公,依在下之間,不如給劉玄德兵馬,助其上任青州。此事若成,明公也可得美名啊!屆時還怕天下英雄不來投效您嗎?”
荀彧的意思是,讓曹操幫劉備出任青州刺史,再用這件事作為宣傳,往後招攬人才好使!
這的確是條妙計,代價則是劉備可能會成為隱患。
曹操思前想後,沉默許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