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咱們還是趕快尋個會填曲子的人來,我這裡有個故事須得儘快排演出來,趕在那些才子文章敗壞盡我父子的名聲前,給自己正一正名。”

李少笙連連點頭:“舍人說得是。我也見過衙外訴冤的人,聽他們的故事,真叫人心酸眼熱,若把宋大人為這些苦主申冤的故事排成戲,世人自然知道誰好誰惡。”

他曾是這一縣男娼行的行頭,認得才子無數,但書生大多好名,寫個曲本就要張揚出來以顯自己的才名。要說嘴嚴、體貼,還得是他們這些身份低微的苦人兒——

他便給宋時介紹了一個人,是縣南魁星坊瓦子唱諸宮調的沈姑姑的丈夫,也是給她彈琵琶伴奏的孟三郎。

據說那孟三郎不是尋常樂戶,而是京裡富戶子弟出身,自小念過書,吹拉彈唱、南戲北曲無有不會。沈姑姑年輕時色藝雙絕、名動四方,孟三郎對她一見傾心,愛若性命,因她是個官伎,不能輕易贖身,便寧可拋舍家業,陪她四處衝州撞府趁衣食。

只是前幾年兩人來福建賣藝時,沈姑姑忽然生了一場重病,將盤纏花盡,無法歸鄉,二人便一直留在魁星坊瓦子唱曲掙錢。

李少笙只怕宋時瞧不起樂行中人,連聲誇他們的好處,卻不知宋時其實寧願用他們,而不是那些書生。

他們是受壓迫的人,寫戲時會天然同情楊家父女一方。若是那些呼奴喚婢的書生來寫,說不定自然地就站在黃世仁立場上,筆下流露出黃世仁就該凌駕於楊白勞和喜兒、大春之上的態度,把他好好的本子改出滿篇封建餘毒來。

細節是要改,但立意不能改。

比如黃世仁可以改姓王,主持公道的得是個姓宋的老縣令。從山裡救出喜兒的也別是大春了,是此地河水暴漲氾濫時,縣令有個兒子帶人救援災民,救到了被洪水逼到廟裡的白毛仙姑。

就是這個白毛仙姑……

也不要緊!

武平縣就是淫祠盛行,他們父子都差點被人立了生祠,何況這聽著就像仙姑的呢?只要這出戏傳唱出去,百姓們認可了,估計很快就能立起仙姑廟,傳出許多靈異傳說的。

宋時想得開開的,將請人的事託付李少笙,親自去承發房翻了卷宗,把王家幾個為奪佃逼死人命的、買良為賤的、還有王欽兄弟將侄媳賣與外地客商為妾的案卷都翻了出來。

等新版白毛女演一遍,就先公審這幾個案子!讓他王家完美代入,不得翻身!

他又上晉江app把能找到的論文都翻出來看了一遍免費部分,回憶整理出故事梗概,然後在寫時把原作的衝突性降低了些:

主要集中表現王家之惡,被王家所害的苦主之悲,而不在王家租佃的其他百姓要能過得好些,以顯他父親治下有方。而最後出場解救喜兒、審判王家之罪的宋縣令也得收著寫,不要太激進、不要太先進,只要寫成一個愛護百姓、懲治本地土豪劣紳的普通清官就好了。

這麼一改動,立意頓時平庸了,看著真是對不起原作,可若不改,戲唱出來就要捅破天了……

咳,這是時代的悲劇啊!

不過在解決時代的悲劇之前,還要先解決幾個造成悲劇的人。

王家還在和縣裡大戶勾結,想等巡按大人下縣時給他們翻供呢,對他們的監控還得從嚴!監獄裡有牢頭看管,不許探視,自然嚴謹;可王欽等幾個生員是拘在告狀房裡的,雖是單獨關一個院子裡,內外有差役監管,卻也保不齊有趁人不注意溜進去傳訊息的。

他恨不能學笑傲江湖裡關任我行的法子,把門窗直接封死,只從門下方留個開口遞吃食便器。可惜那幾個王家人身上功名還未除,還得按禮遇士紳的待遇來,只好把門戶弄得嚴謹些——比如門改裝成兩層門,中間壓一層棉門簾吸音;紙扇窗隔不住聲音,糊的紙又一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你開啟時間的門

皎皎

公子極惡

淺如月

HP我的爸爸是伏地魔

吃瓜下

老攻失憶後人設崩了

念念有嶼

穿成農家老婦,我帶著兒孫去逃荒

暴富的喵喵

因果輪迴之第九世覺醒

菩提樹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