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答應了多栽杜仲之事,並十分緊張地在回信末尾附上了一句自己的猜測:“可是大人得親友傳信,聞知朝廷欲加杜仲、天麻之貢?”

現在還不是,不過再過些年杜仲膠肯定要成為貢品,進貢量定是要加大的。且先把樹種上,以備日後供應原料吧。他輕輕搖頭,提筆回覆,安慰了略陽縣幾句:“朝廷尚未加藥材之貢,只是本官欲用其幹葉、籽、皮煉膠,以供農事之用,不挑剔品相。”

第221章

“是宋大人要制杜仲膠,不是朝廷又要額外派辦。”

略陽知縣宋鸞撂下信紙, 長吁一口氣:“還好……宋知府要杜仲, 總是給銀子的。這兩年漢中府落的物料徵派越來越多, 雖都是宋大人那經濟園包辦的,只是我這任地方官的人, 聽見‘派辦’二字難免心驚。”

不過這杜仲皮做藥材能強肝腎、補筋骨,有諸般好處,卻沒聽說樹葉和種子也能入藥的?這些既從來都不做藥料的, 也沒人採過, 該如何與大人算價錢?

他畢竟也做了幾年親民官, 知道給本縣本土百姓爭利益,就是頂頭上司要徵用這些東西也不能白給的。

他與身邊仍在看信的錢糧師爺商議:“……價錢還是鄭先生斟酌, 此外我還有一點心思要你參詳。杜仲入藥都是要十年以上老樹的樹皮, 宋大人卻是不挑剔, 只要熬膠, 咱們縣裡平日產藥的樹就供得上了。可真要聽府尊大人的意思,將好好兒的田荒了, 改栽樹麼?”

若為了辦貢物, 這也是無可奈何之舉, 若不辦貢物……

鄭師爺託著玻璃眼鏡細看桌上的信, 微微搖頭, 嘆了一聲:“這些杜仲葉、果、皮雖是咱們知府大人要的,不是朝廷要的,可只怕他做出東西之後, 朝廷便要額外派辦了。”

他這兩年做精煉無名異、耐火磚、座鐘等物哪個不曾做過貢品?只是自京城的經濟園建起來,齊王殿下主持燒出了耐火磚,煉出了精製無名異、製出比漢中更奢華精美的座鐘,才停了漢中府的歲供。

反過來看那京裡產不出的磷肥,不是至今還年年上貢麼?又因著京城天寒地瘠,種不出漢中府這樣的祥瑞,還點了南鄭縣的嘉禾瑞麥作貢物,每年與洋縣黑稻、紅稻,他們略陽的杜仲一同進貢上京呢。

如今宋大人又要以杜仲煉膠,雖未知能否煉出堪比阿膠的天下名藥,但十分總有那麼五六分能叫朝廷看上,點作貢品的。到時候不光有派作,還有天下聞名來採買的商人,宋大人勢必問他要更多材料——

哪怕宋大人明年便考滿高升,這麼一個日進斗金的經濟園,朝廷不也得派人來經營?

那京裡的經濟園已是皇子親自主持,漢中若去了宋時這個假皇親,說不準也要換來個真皇親,至少也是御史之類,到時候他們的杜仲若供不上……

不消師爺點透,宋知縣也看見了自己供不上朝廷徵用的下場,悄悄抹了把汗。

他們府尊與他同姓,五百年前算得一家,又有這幾年情份在,多少能寬容些。走了這“宋皇親”,換個王皇親、商皇親、鄭皇親什麼的來,必定是一心要壓過他從前的成就,他們下頭縣官們可就更難做人了。

唉,若京裡不再來別人,桓皇親直接接手就好了。

他左思右想,感嘆連連,簽發文書命人另選荒地安置那些仍在山間屯墾的流民,將新開的田地仍改為林地。

左右杜仲本就是略陽縣特產,朝廷貢物,天下藥商爭相求購的東西,不怕種多了白白扔在山裡。只是那些山地畢竟是百姓辛苦開耕多年才得收穫的,說荒便撂荒了……

鄭師爺安慰道:“山地上種不得水稻,便用上精製肥料,咱們縣沿著漢江也有好水田,山中也有磷礦,如今又不缺糧。大人不如依府尊大人之意退耕還林,正可藉此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你開啟時間的門

皎皎

公子極惡

淺如月

HP我的爸爸是伏地魔

吃瓜下

老攻失憶後人設崩了

念念有嶼

穿成農家老婦,我帶著兒孫去逃荒

暴富的喵喵

因果輪迴之第九世覺醒

菩提樹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