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半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3章 不住相佈施,這個出馬仙有點強!,吳半仙,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星雲大師也曾說過: 忍耐,是一種陰德。

當然了,此處說的 “忍”,並不是教你混淆世間的是非之別、真偽之別、善惡之別,遇到小人誹謗一味地自省和忍讓,甚至一言不發默默忍受,這樣就是錯誤的了。

忍耐是相對而言的,是一種反思反省,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如何設身處地的去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

在《你不可不知的人性》一書中講到:“ 能夠用同樣的心,想想別人的處境,忍耐自己的不便與不悅,非但不苛責,還主動減輕對方心情的負擔,就是積陰德。”

所以說,這裡的忍耐是寬宏大量,是換位思考,是理解和寬容。

但我們在面對自己及他人受到惡意誣衊,那就不必替他思考,也不必理解他了,應該直言揭穿,維護社會信譽和公理道義,包括幫助修護他人尊嚴,而不是做鍵盤俠隨聲附和,助長邪風,所以這也是一種行善,也是我們力所能及的積陰德。

關於這一點,和前面我講過的梁道長的思路,倒是挺一致的。

我再舉一個關於陰德的例子,當年達摩祖師一葦渡江而來,眼見漢地“一派大乘景象”,隨即開啟了東土禪宗一脈的門庭。

當時,佛教最大的護法者,也是達摩祖師最大的供養者,就是梁武帝。

這個故事,就是關於梁武帝和達摩祖師的。

話說有一天,梁武帝召見達摩祖師,對他講:“我登基以來,印經造廟,齋僧供佛,做了如此之多的善事,我的功德有多大?”

達摩祖師坦然回答:“沒有任何功德,你只是做了一些善事。”

梁武帝不解,於是達摩祖師對他說:“你口中的這些,不離世俗,如同人的影子,雖然看似真實,實際是虛無的。真正的功德發端於般若智慧,它是圓融的,本性空寂,不能用世俗的方法獲得。”

達摩祖師的話,說的就是梁武帝雖然做了許多善事,但都離不開一個功德相,目的在於獲得名聲,這是陽德,來源於著相佈施。

梁武帝對於佛門的僧眾格外恩惠,施捨大量財物,但對於世間的窮苦百姓,卻不聞不問。

所以,這種著相的心態佈施,所得無非一些有漏福報。

“陰德”則全然不同,它來源於無相佈施,即《金剛經》所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陰德本性空寂,能用般若空性的智慧行善,善事做過之後,不留於口,不住於心,才是行善積德的最高境界。

《金剛經》雲:“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大家看到了吧?不住相佈施,這話是佛說的,誰要是再抬槓,就去找佛祖抬吧,我不跟你抬。

不住相佈施的含義,就是不把自己的佈施當回事,也不計較回報,不求任何利益,一切都順其自然,順從自己的本心,這樣你的福德才會不可思量。

那麼住相佈施與不住相佈施在形式上沒有差別,只是“心態”不同。一個是人間的善舉,一個是般若智慧的隨順慈悲。一個是迷中行,一個是悟中行。

這兩者,我都是提倡的,因為我們都是凡夫俗子,都有七情六慾,我沒有讓大家都不求回報的做善事,不管住相還是不住相,只要你做了,都是向善邁了一步,南無阿彌陀佛。

講完了功德,咱們書歸正傳,繼續講故事。

當時馬叔說想要留下,還要帶著馬雲峰一起留下修廟,派我回家籌錢。

此言一出,眾人都是感到意外,但實際上也在意料之中。

紫虛道長還想拒絕,但馬叔心意已決,當即就帶著我們兩個開始在廟裡幹活,整理院落,收拾大殿,把那些斷裂的碎磚統統都清了出去,然後開始平整地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斷更的那些日子

害羞的大白菜

我的透明老公

月斜影清

危險親密

荔霧

第二春

餘北歡

婚不將舅

白水煮魚

司少罪妻是大佬

追夢者小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