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8頁,男二的科舉之路,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一家人因為這件事情也不知吵了多少次了,不過秦王妃有底氣,她的底氣來源於秦王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從前生不出別的兒子,以後就更別想了。秦王妃只撂下一句話:「你若是不喜歡元徹,趕緊跟你那些側妃小妾們多生幾個。今兒正好是個好日子,晚上你直接去後院吧,真生出了個兒子來,我指定頭一個去母后那兒報喜。」
秦王妃推推搡搡,嘴裡也不饒人:「去啊,現在就給我生去!」
「你這個潑婦!」秦王咬牙切齒地說道。
他人已經直接被推出了門,弄得狼狽不堪。
反正秦王想著,反正他跟王妃也說不了什麼道理,所幸如了她的心意,直接去了後院。
秦王妃目送他離開,心裡卻沒有半分惶恐。
她是能生的,所以問題不在他。秦王府除了元徹沒有別的子嗣,多半是那人不中用,諒他去得再多也不會有什麼結果。
邊上伺候的見他們倆吵翻了,也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模樣。早些年底下伺候的還跟著勸上兩句,現如今就連他們也懶得費這些口舌了。
秦王火氣沖沖地進了後院,隨意找了個小妾便在她房裡歇下了,第二日一早,他便親自去了書肆檢視。
秦王本想讓書肆直接把這書給停了,結果到了那兒之後,看著人流如織的書肆,秦王忽然對自己的決定產生了懷疑。就沖這些人的樣子,現在禁書還來得及麼?
顯然是來不及的。
顧準的這本遊記如今已經聲名大噪了,外頭但凡稍微認得字的都會買上一本過來看看,若是實在買不起,借也要借來讀一下,免得眾人聚在一塊的時候,還聽不懂旁人在說些什麼。
至於那些商人便更是激進。
這年頭雖然也有海禁一說,但是管控的並不嚴厲。總有那些冒進的趁著機會直接出海了,想要看看書上寫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因去的都是商戶,朝廷雖然心裡有數卻沒有攔著。倒也有些大臣上書要遏制這種風氣,不過皇上對那些奏疏卻並未理會。他也想看看,這些出海的人最後能帶上什麼訊息回來。此事朝廷不便做,便只能讓民間代為查探了,左右朝廷也不會損失什麼東西。
民間有船戶出海尋寶一事,李況也說與顧準聽了。
顧準萬萬沒想到,他的這本書竟能有如此大的作用,不過能引起這樣的變化也不錯,顧準也盼著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出海。
海上充滿危險,但也有無窮無盡的機遇。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一心求財的,如何能攔得住?顧準只看著他們不要太貪心,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就去那等遠的不能再遠的地方。近點的還是能看一看的,等知道真有了這個地方,再去遠些也不遲。
一晃到了年底,第一批新鹽被運送到了京城,沈元景這個當朝太子也隨團隊一道回京。
顧準也過去送送他。
沈元景這個太子頗對顧準胃口,若來日沈元景上位,系統口中那所謂的男主便再不會對他造成任何威脅了。是以,臨行之前顧準不免多說了兩句。
沈元景還以為他捨不得自己,安撫道:「顧兄不必擔憂,如今已經到年底,明年鄉試過後咱們便可以再京城相見了。」
顧準沒想到他竟然會這麼想,不過也沒有解釋,預設了自己捨不得他這件事。
太子離開之後,年關就這麼來了。
今年這個年過得比以往任何一個年都要熱鬧。沈元徹跟蘇墨言兩個都沒有走,直接留在了鹽官縣,陪著顧準一家度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大年。
蘇家幾次三番催促蘇墨言回京,只是蘇墨言收到這些信之後卻都沒有開封,靜之不理。至於沈元徹,秦王妃倒是挺想讓他回去,可秦王寧願他在那兒跟著李況多學點東西,叫人帶了訊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