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頁,男二的科舉之路,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老闆默默承受了所有, 面上愁容, 實則心裡暗暗佩服他們世子爺。
原本朱老闆挺擔心定的這麼高的價格書會賣不出去, 卻不想,自己還是低估了那些人看書的決心。原來世子爺說的才是對的。朱老闆承認一開始他對世子爺存了輕慢之心,當然這也不怪他, 實在是他們家世子爺之前做的事情太不著調了。
臨安府如此,京城那邊更是供不應求。第一批印好書上架之後, 不過半日便被搶購一空了。就連長樂宮的那位太后娘娘也讓人趕緊買了本新的回來。
她眼睛不大好使,所以每每沈令儀過來請安的時候便會讓孫女讀給她聽。沈令儀生得一副好嗓子,太后就喜歡聽她讀書,總覺得宮裡那些女官都比不得她孫女讀的好。
只可惜好不容易盼來的第二卷 ,終究還是太短了一些。第二卷主要寫的還是顧景明在歸墟國的事兒,共計八章, 其中涉及歸墟國各種風土人情, 聽來叫人耳目一新,只恨不得身臨其境親眼去看一看。太后老人家一邊佩服作為莫須居士的想像力,一邊也忍不住思索:
「你說這歸墟國真有那等高產的糧食嗎?若真有的話,派人前去取來,咱們大梁往後豈不衣食無憂了?」
沈令儀失笑,這問題,她也不知。
無獨有偶,太極殿中, 皇上剛好也問出了這一句。
階下的秦王卻覺得皇上問的有些不著調,這書他也看了,不過卻是閒著無聊隨手翻了一下。不像皇上跟太后看書看得這麼認真,秦王自始至終都不相信海外有那些稀奇古怪的國度,他覺得這不過是寫書的人胡謅的。秦王當下也是這麼回的:「皇兄怎的還真把這遊記上的東西當真了?倘若真有那等高產的糧食,為何從前無人發現?」
皇上斜眼瞅了瞅他:「所以你覺得這是杜撰的?」
秦王面無表情:「顯然如此。」
皇上搖了搖頭:「朕卻覺得未必。只可惜當初朕回京的時候沒將元徹帶回來,要不然,這會兒也不至於連一個問話的人都沒有。」
秦王一驚:「這事兒跟那臭小子也有關係?」
「你不知道?」皇上挑了挑眉,要是他沒記錯的話,秦王似乎也看過這遊記吧,他怎麼就沒發現這遊記就是從秦王妃名下的書肆裡印出來的?
見秦王仍一頭霧水,皇上好心地點撥了他一下:「你成日裡忙來忙去,只怕元徹還沒來得及同你說此事。朕早已經差人打聽了,這遊記是讓元徹弄出來的。他在臨安府不是有間書齋麼,最開始這遊記只在那書齋裡賣,沒多久他又瞧中了京城的書肆,便讓人運了不少書過來。」
秦王一下子就黑了臉。
這麼重要的事情,他竟然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秦王心裡別提有多膈應:「這兔崽子一天到晚正經事不幹,就知道倒騰他這些歪門邪道。」
就這麼個廢物東西還要跟著李叔寒學,便是李叔寒再厲害,怕也教不透他這個榆木腦袋。
皇上一聽到他的腔調頭都大了:「他又沒做什麼錯事,你何必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
「他還能做好事不成?」秦王反駁。
皇上也知道說什麼都沒有意義了,反正秦王一直以來便是如此,凡是有事情牽扯到了元徹,不管好事壞事在秦王眼裡都必定是壞事兒。
攤上這麼一個父親,元徹也著實倒黴了。
他與秦王到底不同,雖說是一母同胞,可他卻比秦王靠譜多了。
皇上於是交代:「他這回卻是沒犯錯,你回去之後也別寫信罵他了,不過事情還是得替朕問清楚的,這個莫須居士到底是誰?那歸墟國到底是不是真的,想必再沒有人比元徹更清楚了。」
秦王冷著臉應下。
皇上又再三交代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