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鬧不愛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節,重生之出人頭地,鬧鬧不愛鬧,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牧的羔羊,你不能……”
“感謝主,感謝主讓我來到倫敦,提醒倫敦的市民們需要注意天氣。”宋天耀說道:“我只是慕道者,還不是信徒。”
跟隨著貝斯夫人下了雲霄宮酒店的電梯,到了一樓的雪茄吧,一個禿頭,大腹便便,面容剛愎,手持文明杖,符合宋天耀心目中所有資本家模樣的老頭,夾著雪茄轉過頭,看向宋天耀。
“我來介紹一下,休—比佛爵士,爵士,這位就是來自香港的宋。”貝斯夫人為兩人做了一下簡單的自我介紹。
宋天耀詫異的看了貝斯夫人一眼,一個賣啤酒的老頭,關心倫敦霧霾?
休—比佛對宋天耀這個東方人並沒有太過於在意,甚至於可以說,態度還略顯傲慢。“年輕人,我看了你寫的文字,我想你該知道,我有一家報館,而這家報館如今正想要登些關於大霧的訊息。”
第四四八章 徐平盛
小
宋天耀正在倫敦用一篇關於霧霾的論文和休—比佛爵士會見的同時。
遠在香港的雷英東也因為那瓶價值一萬塊的汽水,見到了被稱為盛伯的香港船王徐平盛。
徐家在香港雖然沒有入選所謂四大華人世家,三大商會會首之類的排名,但是不代表徐家家底薄弱,而是徐家向來習慣低調發財,從不張揚。
徐家的航運公司內有著二三十艘客貨輪,從南洋到朝鮮,甚至包括大陸沿岸,都不缺乏徐家的海船的身影。
當然,最為重要的,卻還是徐家多年來不斷累積創造的人脈,可以說,在香港這座小城市,徐家在英國人與中國人之間左右逢源。
徐平盛的船,可以做任何國家的生意,唯獨不做日本人生意。而且提起徐平盛,香港商人全都要豎起大拇指讚一聲,這位盛伯在香港淪陷,香港海域落入日本手中後,毅然決然鑿沉了兩艘停靠在香港碼頭的貨輪,避免自己的兩艘船被日本人徵用,用作侵略自己的祖國。在香港的財產被凍結,物資被扣押,徐平盛拒絕投靠日本人,轉道澳門返回大陸老家,徐家幾乎一無所有,家人痛哭失聲,從祖上到徐平盛三代家業,一個世紀的奮鬥,化為烏有,讓徐家當時所有人幾乎絕望,表示對不起祖宗。
唯有這位盛伯,跪在徐家祖宗牌位前,坦然開口,表示沒有丟徐家祖宗的臉,沒有給日本人做狗,始終挺直了腰桿做中國人。抗日戰爭結束,徐平盛第一時間返回香港,打撈起自己當年鑿沉的兩艘貨輪,修復之後重新投入航運業,算是戰後香港第一批殺入航運業的商人,數年之後,從兩艘船發展成客貨輪二三十艘,榮升為香港船王。當初上海人大批湧入香港,上海航運業大亨也都在香港碼頭準備重操舊業時,香港本地華人航運商人,不是沒想過讓徐平盛帶領他們,給外來的上海人一個下馬威,但是徐平盛沒有同意,而是表示天下生意天下人做得,大家都是中國人。這次如果不是雷英東被炸沉了船,讓徐平盛對上海這班航運大亨的行事有所不滿,以雷英東這種靠漁船走私起家的小商販,想要見到船王徐平盛哪有那麼簡單?不要說一萬塊一瓶汽水,十萬塊都未必有人理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