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薇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節,皇后命,八月薇妮,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面,不要怪罪母妃!一切罪罰兒臣願意替母妃領受!”

皇帝雖然討厭他先前意圖瞞天過海的行徑,可是從另一方面想——趙崇卻也還是至孝之心。

千不念萬不念,也念在這一點上吧。

此事,皇帝仍是選擇了隱秘處置,並沒有昭告天下。

只是將嚴妃貶為貴人,自此冷落。

而趙崇,因為畢竟受了牽連,就給皇帝遠遠地發封到了西疆,此事不必多說

至於另一件案子,自然是丹霞公主被害一案。

原來丹霞公主性情有些跋扈豪放,雖然有了駙馬,但私底下行事卻不如何檢點。

有一日公主出城,藉口拜佛,便在城外過夜。

直到次日,跟隨的人見公主久久不起,入內伺候,才發現公主居然死在了屋內。

據仵作查驗,公主是給人掐斷了脖頸而死。

本來跟隨公主的那些隨從都不敢胡言亂語,直到皇帝下旨命嚴查,查不出的話便叫他們一同陪葬,那些貼身之人才紛紛供認。

——那日的確有人陪著公主,而那男子不是別人,赫然正是王駙馬的“至交好友”,也是桑岺長姐的夫婿陳姑爺。

起先接手此事的是大理寺,查到這裡後,當即先將陳姑爺捉拿歸案,去拿人的時候,陳姑爺正抱著個丫鬟肆意調笑,似乎不知道大禍臨頭。

在接下來的審訊之中,陳姑爺被問到如何暗害了公主,先是驚直雙眼不能相信,醒過神來後卻始終不肯承認是自己所為。

他倒是認了當日的確跟公主約定了偷/情……這種事他們之前也做過幾次,但是次日一早天不亮他便離開了,因為怕走的遲了給人發現。

據陳姑爺所說,他離開的時候公主還是好端端的。

線索雖然在此斷了,但是皇帝因為得知此情,知道皇族居然有這種醜聞,龍顏震怒,便命將陳姑爺囚禁於大理寺詔獄,只等到案情水落石出後即刻處置。

***

趙芳敬回京之後,又過了十數日,便聽說連王駙馬都給大理寺帶去問了話。

原來五城兵馬司又查到,當日公主被殺的前夜,王駙馬在城門關前曾出過城,卻在次日天明之後才回城,還在陳姑爺之後。

如此連駙馬也有了嫌疑。

案情懸而未決的時候,宮內皇帝卻病倒了。

原來皇帝年紀漸大,加上年輕時候過於操勞,此時不免體弱多病,每到了秋冬季節,症候便更重一些。

又因先前趙崇母妃作亂之事,心中難免有些鬱結,不料這邊還未消解,突然間又生出丹霞公主之事,卻比嚴妃之事更加的曲折離奇。

皇帝心中氣滯,這一場病來的更加厲害些。

連日來,皇帝無法理政,便暫時把朝政種種都轉給內閣輔臣們料理,且特意吩咐,若有難以料理的事情便同趙芳敬商議。

這天在內閣之中,朝臣們為戶部撥款修建道觀之事爭執的不可開交,工部跟戶部反對此事,因為這筆銀子是用作應付來年南邊桃花汛的,吏部尚書卻道:“如今皇上有恙,自然是龍體安康才是當務之急,難道兩位大人覺著,百姓的命比皇上還要矜貴嗎?還是你們不想為皇上祈福?”

這話雖是歪理,可是卻讓工部戶部兩位簡直無言以對,畢竟皇帝的確病著,此刻倘若一個言差語錯,給扣上心懷不軌的帽子,誰受得了。

大家無法處置,便都看向在上位坐著的趙芳敬,請他決斷。

趙芳敬笑道:“各位說的都有道理,雖然修建道觀為皇上祈福的確是當務之急,但是預備著明年的桃花汛也是重中之重,本王私心想,皇上自然是心懷天下的,而且若是能趕在桃花汛前把那些堤壩橋樑修繕妥當,豈不是造福萬千百姓?能夠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陛下每天偽裝仇敵

魔法少女英俊兔

皇后之妹

趙十一月

女主總在打臉時出現

如意酥

原神:我有巨龍軍團

早柚不昰狸貓

誘她深陷

花時玖

絕品神醫

李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