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1頁,許願餐廳並不想爆火,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蔬菜圈底層,為許多人瞧不上。
但是,這可真是一樣好菜。
它曾經在無數個歲月陪伴無數個家庭度過無數個日夜,或艱難,或幸福。
如今,雖然技術發達了,反季節蔬菜常年不斷,可大白菜,仍舊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白月光。
白菜豬肉餡的大包子,更是許多老山東人記了半輩子的傳統美食。
現在的瓜果蔬菜水分大,看著不少,一下鍋,好嘛,一鍋菜,半鍋水。
所以如果做包子,必須捏餡兒。
可又不能捏得太乾,不然只剩下纖維,吃起來發柴。
經驗豐富的大廚好像都掌握著世間至高的魔法。
一把下去,看著那淅淅瀝瀝的菜汁兒淌一會兒,果斷鬆手。
只要時機把握得當,包子餡兒就會像現在一樣柔軟細膩,豐沛多汁。
要做好這種巨型大包子,可不容易。
光有好餡兒還不行,麵皮也至關重要。
因為它龐大的體型就決定了麵皮必須要有相當的支撐力。
不然出鍋時,可就成餡餅啦!
說到揉麵皮,就不得不提一嘴和大包子齊名的山東大餑餑。
那也是水磨的功夫。
說起來,倒也有趣。
分明是儒家文化源頭,可齊魯大地卻有著濃烈的尚武之風,既矛盾又和諧。
那裡的人乾脆,豪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包子饅頭也要大個兒的。
甚至就連蔥,也比人高……
「你還沒有俺家的蔥高。」
這可真不算罵人的話。
上等的大餑餑和麵皮一樣,和麵都不能太軟,而且還要反覆使勁兒揉。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