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國姓竊明,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相比於方以智的忿忿不平,沈樹人對魏藻德發言的耐受力還是更高一些。
他知道御前策問不能搞成辯論,攻擊別人毫無意義。
所以他先以謙虛的心態,認真聽完了魏藻德等人的全部觀點。
《明史》只說魏藻德向皇帝強調“要知恥”,但具體怎麼做,史書不可能寫很細。
如今全場聽完,沈樹人居然頗有收穫。也不得不承認,魏藻德確實有一點刷子,不是純粹起高調喊口號。
總結下來,就是他意識到大明如今的“官場潛規則”對全體官員有非常惡劣的裹挾,有不少官員其實本性不壞,只是被陷在這個網裡不得獨善其身。
因此他力諫皇帝無論壓力多大,絕不能放鬆道德批判的口風。要反覆強調是非之心,塑造“知恥”的官場氛圍,以挽救一些“身不由己”的人。
這是魏藻德高於同年的地方,也是他能被點為狀元的關鍵。
沈樹人聽到這一部分時,也是認同的。
這讓他想起了《道鹹宦海見聞錄》:張集馨當陝西督糧道時,給所有上司都得送例行銀子,包括陝甘總督林則徐——林則徐貪麼?當然不。但沒辦法,那種氛圍下,不收就會被排擠。
明末官場潛規則,絕對比清末還可怕。到最後很多人被崇禎逼捐家產助軍,他們死活不捐,寧可亡國了被拷餉——這裡面也不是人人都不想捐,有些是怕後續災禍不斷,被清算,被同僚群起攻之,以至騎虎難下。
沈樹人穿越前也混過體制,他知道這種無奈。
舉個後世最簡單的例子:不允許公務宴請喝茅臺。這一條在沈樹人看來,就非常有用。
因為像他這種80後,原先就是為了陪領導高興,不得不忍辱負重。把茅臺打為不正之風后,對酒鬼當然是沒用的,但厭酒的人就找到擋箭牌了。
崇禎如果真能好好塑造“知恥”的氛圍,多少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
當然,沈樹人的耐心聽講,並不是為了給魏藻德叫好的。
他的最終目的,也是知己知彼,找到查漏補缺、指出問題的關鍵。
所以,他靜靜地聽其他人奏對了足足一個多時辰,等那些附和魏藻德的人都說得差不多了。
崇禎幾次讓人補充、也沒人可以再補充,只剩下一些標新立異的反對派,包括方以智,說的話崇禎也不愛聽,隨口訓斥了幾句。
這時,崇禎似乎終於想起:昨晚從禮部尚書方逢年那兒閱卷過的幾個人,好像還有一個沈林沒有問到。
於是崇禎終於主動點名提問。
旁邊好幾個準進士,都對沈樹人投來羨慕的目光。
能等主流觀點都說完後,還被皇帝專門點名,這待遇不一般吶。
沈樹人卻是胸有成竹,他知道自己肯定等得到這一刻——並不是他自大,而是他比其他考生有個最大的優勢,他已經是正七品朝廷官員,而且之前的業績也曾上達天聽。
崇禎能記住的考生沒幾個,他絕對是其中之一,所以肯定會被問到。
沈樹人深呼吸了一口,侃侃而談:
“陛下,恰才諸位同年所言,令臣頗受啟發。子曰:為政之先,必也正名乎。名正言順,榮辱是非既分,君子才能了無牽掛地忠君愛國。
但臣以為,此法只可防止君子被小人裹挾,卻不能挽救小人、挽救矇昧百姓、士卒。安天下需要天下人出力,只靠君子是不夠的。
當今之世,國難頻仍,人心已略有渙散,需不拘一格聚攏人心,讓天下人意識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才能事半功倍。”
沈樹人這番話一出口,皇帝和同年們都不是很滿意。
崇禎的第一反應,就是給沈樹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