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國姓竊明,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勉強作為米麥的補充徵收。”
沉樹人原本也只是隨口一問,得到這個答桉後,他也是心中一動:貌似進入19世紀後,西方青豆罐頭、凍幹豌豆製品普及非常快。
連他前世玩號稱以寫實著稱的《荒野大鏢客》時,米國人那些西進拓荒的牛仔,補給品裡都有大批青豆罐頭。
看樣子,這個問題完全是可以透過預煮殺菌之後、裝到罐頭裡面解決的嘛。
當然了,如今是明末,用鐵皮罐頭成本太高,食物本身都還不值這點錢。但是也可以想辦法用氣密性尚佳的瓷罈子封裝嘛。
就好比後世四川人做泡菜,罈子口倒扣一個碗、縫隙處灌上水隔絕內外空氣流通,就可以實現罐頭的氣密效果了。
對於要移動的軍糧用罐頭,也可以預煮後用熔化的石蠟封閉壇口,石蠟冷卻後就封住了。
武昌靠近江西,而江西的製陶燒瓷產業已經非常發達,都產能過剩了,弄點工匠來大造瓷壇製造豌豆罐頭,推廣到民間,也能防止旱年種不了水稻時,百姓餓死太多,到時候搶種一季豌豆,哪怕不能納稅,好歹有口飯吃救條命。
而且豌豆比毛豆還有一點好處:當豆苗比較嫩的時候,豌豆的豆殼勉強也能吃下去,不像毛豆的殼都是扎人騷癢的絨毛,沒法連殼一起吃。
(注:明末的豌豆不是現在的甜豆,殼還是比較硬的,但是比較光滑。荒年要餓死的時候,可以連殼一起吃,至少比吃草營養好。)
歷史上西方的罐頭技術發端,最早就是在拿破崙戰爭時期,說白了沒什麼難度。無非就是“預煮殺菌”加“確保氣密”這兩個思想,罐頭的具體材質並不重要,不用鐵皮也能氣密。
於是乎,整個三個月,沉樹人就跑遍了治下各府,一個府一個縣地督導地方官的勸農工作,發現哪兒旱情導致早稻無法發芽,都緊急要求把相應的土地補種。
這個過程中,還順便把罐頭技術鼓搗發明出來了。
三月底的時候,當沉樹人回程武昌途中,最後一站在江對岸路過黃州,黃州百姓看了撫臺大人如此勤政愛民,也紛紛忍不住跪滿了黃顙口鎮的碼頭給他送行,還想給他送萬民傘。
沉樹人勉為其難把萬民傘收了,當地一個德高望重、已經一大把年紀的鄉老,拄著柺杖代表百姓稱頌:
“撫臺大人有所不知,我黃州一地,數百年來最受百姓愛戴的地方官,原是北宋的蘇學士。故老相傳,如今我們能一年種兩季水稻,便是宋時傳入的‘百日熟’,
而百日熟當初之所以被推廣,也是蘇學士在黃州時,遇了旱災,等雨水來時,下早了的稻種都已腐爛,不及發芽,需要補種,蘇學士才弄來了長得特別快的‘百日熟’。後來蘇學士知杭州,再遇旱災,也是這般處置。
今年旱情,卻比往年更甚,便是‘百日熟’都救不回來了,大人卻能想到勸我等種豌豆與玉米銜接、還專門為百姓鑽研了‘封罐’之法貯存豌豆,功德絕不在蘇學士之下。
大人將來定然也是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的文曲星,我黃州父老能得大人這樣的清官牧守三年,實在是一方之福!”
沉樹人受人吹捧時,也有幾分恍如隔世之感。他來的時候,已經是三月過半,農曆早已過了清明節和寒食。
一聽到百姓以他和蘇東坡對比,他也不由想起蘇東坡那首被稱作天下第三行書的“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他也算連頭到尾過了三個寒食,只不過前年寒食他剛來做官,今年寒食已經要回武昌,只是路過黃州。他的官運,可比蘇東坡強多了。
他是文武全才,蘇東坡想比擬他文的一面是可以的,其他幾面,自然也需要別的一世之雄來比擬填補。
……
因為沉樹人回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