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國姓竊明,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滿清徹底被大明逼得放棄一切沿海領土,龜縮回遼河平原腹地、乃至更北方的內陸領土。
明清之戰的戰爭也總算是告一段落,不得不迎來一段為期兩三年的新和平階段——主要是大明此前在海軍科技樹上點了太多資源,所以這幾年的推進,有相當一部分戰略部署,都是圍繞著海路優勢來玩的。
等滿清認清這方面的形勢,徹底不在自己的最短板跟大明玩了,也放棄了人才輸入和貿易獲利的嘗試,把一切沿海統統丟掉,那麼大明此前累計的水上優勢,也就無法透過軍事手段發揮了。
當然,這不等於大明的海上優勢就完全沒了用武之地,只能說是在軍事上沒了用武之地。而民間發展、工商業建設上,海運優勢當然還是有極大發揮空間的。
只是這一切都需要時間,需要把基建優勢轉化為種田積累、進而轉化為綜合國力。
如果大明非要在隆武七年就對遼河平原地區的盛京發動襲擊,倒也不是不可行。
可問題是朱樹人的野心更大,他要的不是奪取滿人的核心城池,而是要徹底把對方絕對征服。
如果現在把盛京打了,滿清就會徹底逃進白山黑水,而明軍還沒有追殲打游擊的實力。那拿下盛京意義也就不大,無非是拉長大明的後勤補給路線,財政上更容易被拖垮。
既然如此,不如留下這個跑不了的目標,等大明把北方徹底重建好了,組織起了後續打追擊、遊擊的騎兵實力,確保達到“大明光靠騎兵部隊也能團滅滿清”的程度,再對盛京政權發動最後一擊好了。
……
這樣的微妙平衡下,從隆武七年初,到隆武九年夏,又一段為期兩年半的休養生息期裡,明清兩國徹底恢復了和平狀態。
這兩年半里,朱樹人也一如他跟皇室的約定,親自去北京坐鎮,恢復整個北方六省的統治秩序。並且把正妻、公主朱毓嬋也帶走了,只留下了側妃方子翎在南京,負責帶兩個兒子。
值此紛亂之秋,皇帝也只能信任朱樹人長期坐鎮北京、統籌整個北方,而不用擔心軍閥割據了。換了任何其他人操盤這個局,皇帝都是不可能放心的。
同時,考慮到史可法在南京朝廷中的地位,僅僅只低於朱樹人、而高於沉廷揚。所以朱樹人也在南京這邊的權力安排上,又做出了調整——
他絕不是不信任史可法,而是要保護史可法,讓他可以跟隆武帝君臣相得,好好幹一輩子。否則,無論是升遷還是調走,都是更簡單的選項。
朱樹人的保險操作,就是把在北方建立了大功、也當了一年北直隸兼河南總督的表哥張煌言,重新調回南京,然後正式接任兵部尚書。
張煌言在北方當總督時,就是掛兵部尚書銜的,只不過掛銜和當正牌的兵部尚書,還是有差距的。能夠正式當要害部門的尚書,還能進入內閣,張煌言肯定是樂意的,至於地方上的權力,那也是無所謂的。
張煌言此前多年一直在做地方官,從崇禎十三年捐官入仕,十二年裡從縣級做到總督的巔峰崗位,如今都三十好幾了,終於入閣參加中樞工作,也算是修得功德圓滿了。
張煌言入閣後,內閣依然是以吏部尚書史可法為首,但戶部尚書沉廷揚、兵部尚書張煌言次之,還有朱樹人的大舅子方以智調任工部尚書,哪怕朱樹人離開了南京,內閣四個實權人物三個是他家的,也算是鐵桶江山了。
……
穩固好了前方後方一切權力結構後,只需要安安心心種田,這幾年裡,大明的建設成就當然是進步非凡的。
朱樹人在北方輕徭薄賦,鼓勵工商,親自抓各地的水利建設工作,宣揚永佃權政策,教育北方百姓好好種田,保證他們可以一直耕種所承租的土地,要把田地當成可以傳代的固定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