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糊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聖賢書,陰謀學,重生之如歌歲月,有時糊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楚明秋抑揚頓挫的背誦著,包德茂坐在一邊喝著茶,沉凝的聽著,這本大學給楚明秋半年了,半年裡也聽他背過幾次,也聽他講過幾次他的理解,但包德茂卻一次也沒給他講過,每次聽他講完便告訴再重新理解。
楚明秋也很奇怪,包德茂不像以前那位塾師,每次他背完之後便要給他講課,包德茂就讓他自己去理解,所以楚明秋才一直認為這傢伙是來騙酒的。
“能背不算什麼,能用才能算把書讀透了,你說說這段書是什麼意思?”
楚明秋心裡有點煩這包德茂了,你就算騙吃騙喝,也該有點基本的職業道德吧,就讓小爺背,背完便自己講,也不管對還是錯,講完又講,到底是錯還是對……。
“哦,學生以為,這明德應該是主張,也就是政治見解,或者說治國之道,換作今天的話便是推行社會主義,”楚明秋有氣無力的說著,沒有注意到,包德茂的目光微微閃亮了下,隨即又暗淡下去。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道理很簡單,修身為一切之基礎,書裡又說道如何修身,便是,正心誠意致知,這個也很好理解。”
楚明秋正要說下去,包德茂卻打斷他插話道:“說仔細點,別老想著打馬虎。”
楚明秋沒法只好重新解釋:“所謂正心,其實就是端正態度,至於誠意,學生認為應該是立志,至於致知,學生以為,南宋朱熹的解釋是對的,就是知識。”
大學一書,開宗明義便是這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說,後面便是便對這段話的解釋,正心、誠意、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逐段解釋,各朝各代的著名儒學大師的講述,其中以朱熹的講述最多。
“格物,是所有的基礎,學生以為所謂格物,這個格字應該作研究理解,這個物字,學生以為當作知識,所以格物當作研究學習知識來理解。”
說到這裡,楚明秋停頓下有些困惑的問:“老師,如此理解,這格物與致知豈不重複了,既有格物何必再多一個致知呢?”
包德茂此時露出滿意的笑容,他坐直身體,那股有些懶散的神情一掃而空,拿起桌上的書開始了他首次講書。
“大學出自禮記,北宋時程顥程頤將其**成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天下讀書人的人生追求。”
楚明秋忽然感到包德茂變了,變得神采飛揚,渾身上下都充滿自信與驕傲,好像一匹倦怠的老馬重新煥發青春。
“立身,修德,乃大學全篇重點,可如何立身修德呢?格物致知,這是歷代先哲的總結,但問題來了,格物,這個物是什麼呢?
王陽明格竹,自然是什麼也格不出來,所以他認為格物致知是錯的;朱熹說格物窮理,這世界事物太多,他這一輩子恐怕都格不完,就算把他孫子的孫子都加上也格不完。
但你想過沒有,讀書人的最高追求,平天下!無論是仿效秦皇漢武,唐高宋祖;還是追隨張良韓信趙普劉伯溫,要實現平天下的首要條件是什麼?”
“瞭解社會!”楚明秋脫口而出。
包德茂略感驚訝的看著看,良久才淡淡的問:“你說得不錯,瞭解社會,可怎麼了解社會呢?或者說,社會是什麼呢?”
楚明秋有些茫然,社會,社會是什麼?以前在學校參加社會實踐,就是到各個地方,支教,兼職,打工,賺錢,透過這些活動來了解社會,他從未考慮過社會是什麼?這樣的哲學命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