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閔一得:學綜三教 治身醫世3,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冬天,閔一得收到了老家的來信,說父親病故了,便請假回家服孝,術語叫丁憂。按舊制,丁憂要在家裡老實宅三年,不能泡吧,不能約飯,更不能結婚、上班,總之就一句話,只能在家守孝。對於閔一得來說,這次丁憂是個好藉口,正好可以辭職不幹了,因為他這樣一個從小就志在修道的人,完全是盡孝才聽老爹的話去當官的。

三年期滿以後,嘉慶元年(1796年),閔一得回到了金蓋山,正式接手金蓋山的各項事務。首先重修了純陽宮,修道是件苦差事,有能力當然要改善一下嘛,先從改善住房開始。接下來的日子,閔一得內省外摩,研究丹法,三教同修,著書傳道,抽空便開壇講道,廣傳龍門法脈,求學者紛至沓來,好一派道門大興的氣象,轉眼就是四十年。據說閔一得七十多歲的時候,依舊身強體壯,大冬天連棉衣都不用穿,顯然內丹功夫已經達到了某個境界的樣子。

在修煉的同時,閔一得動筆寫了兩本書,《金蓋心燈》和《古書隱樓藏書》。

《金蓋心燈》的書名聽起來很佛教,大家也都認為他是取自佛教的傳燈的意思,前後花了閔一得十多年的時間才寫完。這部書是紀傳體,開頭就上了一張《道譜源流圖》,沒有什麼意外地老子被放在了第一序列,尊為道祖。為了彰顯全真教的地位,呂洞賓被尊為道宗。在呂洞賓之下,分列了劉海蟾、張伯端至白玉蟾等南五祖,王重陽至北七真。

《金蓋心燈》共八卷,卷一至卷五記錄的是龍門正宗,卷六上是龍門心宗,卷六下是女貞,共收錄了九十九位道士,加上女冠,共計一百零六人,重點自然是龍門派的第一代至第十四代傳人的輝煌事蹟。卷七主要記錄一些名賢、高人、善士、節婦和善女,卷八上則是高僧,卷八下是神仙傳記,後兩卷共收錄了六十四人,總體看,這部書的成就堪比王常月的《缽鑑》。

這部書在道光辛巳年(1821年)第一次刻印,當時閔一得還在世。他羽化後的同治癸酉(1873年)又被重刻過一次,為什麼要重刻呢?據翰林院編修沈秉成在《重刊金蓋心燈序》中說:“是書刻於道光辛巳(1821),亂後版毀,爰重刻之”。他所說的“亂”就是太平天國起義,純陽宮裡面值錢的東西被劫掠一空,那些看似無用的經書自然就成了純陽宮的陪葬品被付之一炬了,所以,1821年版的《金蓋心燈》早已不存世了,現在看到的是1873年版。

在閔一得羽化前一年(1835年),大約是感覺自己時日不多了,有一天他對弟子們說:“我宗功法,一準天元,中間雜有作用者,蓋以學人向自世尚入手,不得不假有作以致中庸耳”,接著開始整理匯總自己的著述、註疏及收集的一些珍貴典籍,統一彙編、修訂、註釋後輯成一部《古書隱樓藏書》。古書隱樓的名字也有來歷,詳細就不講了,有興趣的道友可以自己查一查。

最初這部書中只收錄了二十多種經籍,後來又增加了一些,最終達到三十多種。從內容上看,《古書隱樓藏書》很雜,有道教方面的內丹理論、功法、註釋,有全真的經書,如《呂祖師三尼醫世說述》《洩天機》等,還有大量的佛教的經注,如《如是我聞》,另外也包括一些儒學東西。

這部藏書可能也毀於戰亂了,所以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和民國五年(1916年)曾經兩次刻版再印。

由於這兩部著作的原版都沒有了,現在看到的都是經過後人重修後的版本,這就導致了一些文獻的永久性的亡佚,同時也有大量的錯漏之處,比如前面說到的關閔一得的一些基本資訊的不準確,他的生年、皈依時間都需要繼續考證。總之,由於原版被毀,導致很多問題至今還沒有定論。

另外,據說閔一得還編纂過《道藏續編》,不過學術界對此多有疑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遊記

指點江山

火影:我五條悟最強

不吃香菜就吃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