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誰是神霄派祖師 中,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從時間上看,神霄是林靈素得寵後,夥同徽宗、徐知常等人編造出來的,然後由專業人士林靈素進一步發揮完善而成的,這顯然是王文卿被林靈素引薦來京之前的事情了。
當年,新舊兩黨鬥爭、階級矛盾尖銳,完顏阿骨打正在努力滅遼建金,正在統一北方地圖,內憂外患,徽宗也著急,於是林靈素把神權這個餡餅擺到徽宗面前,讓他看到了用神權神化自己,有望解決自己“獨思未有一壓服群下者”的難題的希望。眼看著皇帝“獨喜其事”,林靈素便藉助皇權大力構建他的神霄國度,把徽宗放在青華帝君哥哥的位置上,而且是把整個中央權力機構全部神化,這樣騙起百姓來威力更大,百官們也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加一點向心力,這樣徽宗哪能不盡心盡力地推行神霄一派,所以徽宗全面支援“神霄說”,要達到“立乎萬世上,統御神霄,監觀萬國,無疆之休”,這裡面顯然也是林靈素在努力,而沒有王文卿的影子。
政和七年正月(1117年),林靈素操縱秘書省向徽宗報批,把天下道教劃分五教,這裡簡單說一下這五教,這也算是神霄派的神仙體系構建的一部分。
天尊之教:教主是元始天尊,道德為宗;
真人之教:教主是太上玉晨天君,清靜為宗;
神仙之教:教主是太上老君,變化為宗;
正一之教:教主是三天靜應真君,誠感為宗;
道家之教:教主是南華真人,性命為宗。
那麼徽宗呢,做了“上清通真達靈神化之教”的教主,以神霄大法師、都天教主的身份統領各教,地位顯然是在其他五教之上,而藉助國家最大的老大,林靈素抬高神霄派的目的也實現了。
在徽宗宣佈成為三合一教主道君皇帝以後,林靈素又有目的開始了一系列行動:
1、把高官、太監們都拉進集團裡面來。前面講過,包括蔡京、蔡攸、鄭居中、餘深、童貫、鄧洵、薛昂、白時中、王黼等等全都有職務,每一座宮觀都安排一名官員,使神霄組織和國家政權高度交融。
2、重和元年(1118年)再把道士納入政府體系之中,林靈素是透過設立道職、道階的方式,參照文官體制建立起對應的道士的官職體系,進一步使道士成為官僚集團中的一員。
3、同年,又是在辦學、道舉方面,使學習道教成為官僚、道士們步入官場一條新出路。政和四年,道籙院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道教學院,完全是仿照當時的太學設定的。徽宗要求儒家學習道教典籍,接受道教思想,把道教典籍列入國子學必修等,並能過自己註解《道德經》等作表率,徽宗的政教合一的建設,同樣大力推動著神霄一派的發展。至此,北宋的官、道緊密融合,有學者說,除了用政教合一來描述,應該沒有更合適的詞了,而這也是林靈素的功勞。
4、“帝惑於林靈素之言,遍建宮觀於天下”,這是林靈素的另一項貢獻,藉助皇權大力發展神霄派的勢力。政和六年二月,上清寶籙宮落成剪綵,林靈素便設壇齋醮,藉助宏大的神霄殿,供奉長生大帝君和青華帝君,再放上那神霄九鼎,影響力一時無兩,這座宮觀也成為了事實上的神霄派的十方叢林。在全國範圍內神霄宮下院也至少有四百座,每座神霄宮都賜千畝田產。前面也講到了,這些些政令對百姓的傷害極重,“豪奪無涯”,比如在當時的蘇州修建神霄宮時,“……合數百家,期五日盡徙。郡吏逼逐,民嗟哭於路”,這是當時的一個縮影。神霄宮的修建,前前後後大約持續了八年,耗費無數,“竭國力而經營之”,壓於百姓身上的負擔是何等沉重。就是在六賊當道,皇帝佞道妄為,“終日論道,無一言及時事”,國庫賬面上的紅字一天比一天大,等到金兵大舉南下的時候,財政幾近崩潰,沒辦法只好又從道士手裡收繳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