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誰是神霄派祖師 上,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這時候,又來了一個道士,卻被何道士罵了一頓拒之門外,陸游稱這個道士就是永嘉林靈噩。大概是從小就恨上了寺廟、和尚,林靈素非常喜歡到各地寺廟裡打秋風,招惹得和尚們都極為厭惡他。

林靈素入京以後,當然了,史書對林靈素何時入京記載也不詳,由於他的入京時間關係到徽宗佞道的時間,所以很多學者也做過考證,我們這裡不是搞學術研究,前後差幾年就不管了。

總之林靈素憑藉手段,在京城翻雲覆雨,很快就在首都名聲大噪,於是就成了徽宗的座上賓。林靈素本身還是有一定能力的,不過這些能力被他的善於奉迎、溜鬚拍馬和吹牛皮等諸多優點所掩蓋,總之是把徽宗搞得是頭暈眼花,腿腳不利。比如徽宗常看他用符水治病,林靈素就會不經意間讓徽宗聽到有人說自己二三十年的老頑疾,就是喝了林仙師的符水就好了之類的話,這種江湖把戲自然瞞不過慧眼如炬的諸位道友,可徽宗卻被騙得愈加寵信林靈素了,林靈素這個名字就是徽宗那時賜下來的,可謂是貴震一時。

每逢初七,徽宗還要請林靈素搞學術講座,上自公卿,下至黎庶,“觀者如堵”,“始化奉道”,徽宗親筆給林靈素題字“玉真教主神霄凝神殿侍宸”,還給他發了一塊特殊通行證,讓他可以隨時出入自己的皇宮。

1118年,徽宗賜林靈素“金門羽客”,加封“通真達靈元妙先生”,一通官職封下來,首都人都把他和宰相併列,稱為“道家兩府”,期間道教興盛可以說是達到了巔峰,這也是林靈素對中國道教發展的一大貢獻。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說宣和元年三月發大水,眼看都城被大水圍著大家都發慌,徽宗就請林靈素施法把水退了。結果林靈素在城上又祭天,雙祭地,水裡龍王祭了,就是不見水退去,於是就回來找徽宗說:“陛下,這個水不退,不是說我法術不靈,而是天道不許我退。”

徽宗大驚:“那是因為什麼?”

“這水是因為太子才來的,所以只有太子才能退。”林靈素顯然是拿這事來暗指太子惹了上天,才發大水來以示懲戒。

於是徽宗命令太子去退水,果然太子四方上香,再一通拜,大水立刻後退了四丈,當天晚上完全退了,首都的全體百姓反倒是感謝太子的聖德。林靈素眼看沒害成太子,於是藉機上表乞骸骨,當然徽宗是不答應了。

但是對於這件事,多數史書上則是有另一種說法,說林靈素上城作法退水的時候,徵調來的民夫們突然對他發動襲擊,“役夫數千爭舉梃欲擊殺之”,這樣就讓徽宗才發現了自己一直尊敬有加的林道長的真實面目,竟然遭人恨到了如此地步。

後來,林靈素又和太子爭道,史書稱他“恣橫愈不悛,道遇皇太子弗斂避”,太子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哪能受得了這樣的委屈,於是就跑來找老爹告狀,徽宗是真有點火了。

實際上,目空一切的林靈素早就不拿徽宗的兒子們當一回事了。《宋史》記載他“出入呵引,至與諸王爭道”,特別是對太子,就更有意見了,起因還得從林靈素鼓動徽宗限佛說起。由於一系列的限佛政策的推行,和尚們不敢把徽宗怎麼樣,於是就把林靈素恨上了。有一次,在太子趙桓的支援下,十幾個胡僧和五臺山的和尚道堅等人組團來挑戰林靈素,結果林靈素大發神威,力敗一干和尚,和尚們甘願戴冠執簡。就算是自己大獲全勝,對於太子如此和他過不去,林靈素自然是很不滿意了,借和太子爭道找回點場子,也落了太子的面子,殊不知,人家是一家人,欺負自己的兒子,徽宗再糊塗也知道遠近親疏。

說到排佛,這裡插一句,耶律楚材在《西遊錄》中也提到過林靈素排擯佛教的事,不過由於他是站在了道教的對立面上,所以說元惡林靈素“尚未敢革寺名為觀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