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七章 當道教遇上滿清 4,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了束縛以後,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皇帝便在圓明園裡修了一座廣育宮,把碧霞元君請了過來,天天香火供奉。
廣育的意思很明顯,自然是多子多孫了。據說雍正有過十個兒子,不過早夭的比較多,為了大清的延續,想多生點兒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講到了碧霞元君,這裡就稍展開一點,多說幾句。
碧霞元君在前面沒怎麼講過,主要是這位女仙的影響力差不多是從明清才開始顯示出來的,以前一直沒怎麼受到重視。
碧霞元君的道場在是泰山,當地人尊為泰山老母。每到農曆四月十八生日那天,各方信徒都會來上香。為了顯示虔誠,很多老頭老太太都是提前一天揹著香燭開始上山的,累了就坐在臺階上歇會,也是泰山一大景觀。現在民間信仰裡有“北元君,南媽祖”之說,說明這位女仙在北方的影響力之大。
又想起來很久以前的一個新聞。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曾有個小新聞,規劃建設水立方的地方有一座明宣德年修建的北頂娘娘廟,乾隆年間重修過。當時就是為了保護這座古建築,經多方研究後決定把水立方向北移了一百多米,就到了現在這個位置。今天去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裡還能看到這座有幸被保留下來的小廟,小廟裡的神仙北頂娘娘實際上就是碧霞元君。
有些道友可能不知道北頂的意思。清末震鈞寫過一部叫《天咫偶聞》的書,裡面有這麼一段描寫:“蓋北方多山,廟必在極頂,因連類而及,謂廟亦曰頂”,而這座小廟又在老北京的北邊,自然就有了北頂這個名字了。
實際上明代北京共建了五座碧霞元君廟,分別位於東、西、南、北、中,也就是五頂小廟,由此也說明了這位碧霞元君在北方人的心目中還是挺重要的。
碧霞元君就不再多說了,再簡單說說媽祖,因為在清代以前,這二位本來一南一北沒什麼關係的,到了清朝兩位女仙卻由於封號的原因產生了關係,甚至出現了泰山神女和湄州媽祖共享碧霞元君這個稱號的現象,在中國道教發展史上,也算是獨一份了。
從目前的資料來看,最早說媽祖和碧霞元君有關係的是清初汪楫的《使琉球雜錄》,這部書在康熙二十三年成書。書中汪楫稱他在1682年的時候在杭州孩兒巷天妃宮偶得了一部《天妃經》,而這部經書裡面說崇禎曾經封媽祖為“天仙聖母青靈普化碧霞元君”,而且後來又加封過一次,成為“青賢普化慈應碧霞元君”。
這裡有個問題,就是這部傳說中的《天妃經》誰也沒見過,後人猜測這部經書很可能是某位信徒自己蒐集整理了一些東西然後出資印了那麼幾本,恰好被汪楫所獲,所以汪楫所說的這些暫時還沒有辦法考證真偽。
目前可以考證的是明代的確封過媽祖,而且是封過兩次。一次是朱元璋在1372年封的“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另一次是朱棣在1409年封的“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除了這兩次以外,還有一次是崇禎十七年加封的“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安定慈惠天妃”。可以看出,這三次有記載的加封媽祖,都和碧霞元君不沾邊。總之,目前還找不到直接的證據說崇禎敕封過媽祖為碧霞元君。
實際上話又說回來了,這二位女仙的身份和地位差距還是很大的,碧霞元君是主神一級的,地位是極高的,而媽祖的地位則要低很多,只不過就是凡塵俗世中的一位水神罷了,就好像《西遊記》裡玉皇大帝和土地爺之間的差距一樣,這在圈內圈外誰都知道,要想胡亂封媽祖也不太可能。
如果確實想抬高媽祖,道士們可能會有意識把二者聯絡起來,所以在康熙年間的《歷代神仙通鑑》中就說由於媽祖在明朝幾次被封為天妃,所以修成了正果,成為碧霞元君,這裡顯然是把碧霞元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