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傷太平之業,失四海之望 下,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認為這是神仙保佑的結果,“叛惡被擒,固義勇之效力,實神鬼有以默戮之”。這並非偶然,實際上每當邊關有捷報送來,這位皇帝總會自然而固執地往神仙保佑上聯絡,身邊的陶仲文順理成章地也成了直接受益者。

再比如來還是在那一年,經常來邊境串門的韃靼俺答令首都人民非常害怕,首都城裡也戒嚴了。等人家搶夠了回去happy以後,嘉靖一看沒有來首都打草谷,便又認為是自己誠心齋醮的結果,當然又把一份功勞給了陶仲文。

1560年,陶仲文的羽化令嘉靖感覺天都塌了,其悲傷就不多說了,最後依照邵元節的諡號給陶仲文封為“榮康慧肅”。這麼看來,把陶仲文划進佞幸圈子裡,不排除文人忌妒心理的存在吧。

陶仲文的死並沒有影響到嘉靖的求仙問道工作,反而由於政務嚴重影響了求仙問道的正事,所以嘉靖便提拔嚴嵩當了內閣首輔。嚴嵩父子對於大明的影響道友們都知道,政以賄成,吏治腐敗,社會矛盾加劇,我是感覺主要責任還是得按到嘉靖腦袋上。

1561年,嚴世蕃因老母的死丁憂,嚴嵩父子才逐漸失去了寵信。看到有扳倒這對父子的機會,徐階便找來了一個擅長扶乩的道士藍道行,二人內外配合,藍道行迅速取得了嘉靖的信任,徐階則透過藍道行黑了嚴嵩父子好幾波。當嚴嵩父子知道以後,於是岀錢買通宦官揭發藍道行,黑材料要多少給多少,於是藍道行死在了獄中,可見這位藍道士在嘉靖心目中遠遠沒有達到邵元節和陶仲文的程度。

面對無人能治的嘉靖,一直不乏直臣力諫,最著名的就是海瑞。在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十月,海瑞上了一道《治安疏》,其中一句是這麼寫的:“陛下破產禮佛日甚,室如縣罄,十餘年來極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號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

海瑞當時只提到了嘉靖禮佛日甚,實際上早在嘉靖十五年(1536年)五月,宮內曾有過一次火災,損失的佛像有169尊,佛骨、佛牙等佛物約斤,正好嘉靖想專研仙道,正好燒就燒了吧,省去了很多事情。於是就在大火現場位置修起了慈寧宮和慈慶宮,安排了兩個老婆過去住,從那時起佛教在皇宮裡就漸漸沒了位置,由此看來海瑞說嘉靖禮佛似乎應該是求仙問道才對。關於嘉靖對佛教的態度下面再單獨講一講。

當然嘉靖的齋醮等各種活動耗費的財富是不可計數的,對國家的經濟影響也是巨大的,“凡數十年,糜金錢無算”,對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風氣等影響同樣巨大,“民窮財竭,士風漸漓”、“詐妄滋興”。《明史·劉魁傳》記載,工部員外郞劉魁直諫嘉靖,說你再這麼玩下去國家就完了,結果如願進了詔獄,而《明史·食貨志二》記載:“世宗營建最繁,十五年以前,名為汰省,而經費已六七百萬。其後增十數倍,齋宮、秘殿並時而興。工場二三十處,役匠數萬人,軍稱之,歲費二三百萬……經費不敷,乃令臣民獻助,獻助不已,復行開納。”一句“帑藏匱竭”概之了。據清初傅維麟的《明書》卷83記載:“宮中每年要用黃蠟二十餘萬斤,白蠟十餘萬斤,香品數十萬斤,以供皇家齋醮之用”。明代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記載得更加詳細,總之,算算時間,嘉靖率領手下一干小弟朝真醮鬥差不多長達三十幾年,花費了多少銀子簡直就不敢想象了。

想必道友們都讀過《金瓶梅》吧,別不好意思,這裡不是要研究這本書。道友們大概都不會注意到其中的一個細節,在第六十五回中,那位黃主事曾說過一段話:“……朝廷如今營建艮嶽,敕令太尉朱勔,往江南湖湘採取花石綱,運船陸續打河道中來……”這裡所說的“營建艮嶽”就是指嘉靖當年為了大修宮觀、陵墓,曾三次大規模的從湖廣、四川等地採伐木材北運。後來武宗時也學著採運過一次,到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