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青詞宰相培養專家,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嘉靖的功過事非自有史學家、文人學者們去研究,不需要我們瞎操心,我們關心的是他的宗教態度和政策,特別是對於道教方面的支援和貢獻。
上面說到嘉靖出生在湖北省的鐘祥市,那裡是他的龍飛之地,提到湖北不知道道友們能想到什麼?在湖北和道教有關係的地方,相信首先都會想到武當山吧,幾乎每部武俠小說裡都會提到的少林、武當。想當年的小嘉靖就時常陪老爹去武當山玩,坐上小船,二百多公里的路程簡直不要太理想了。正是因此,嘉靖從小就對於武當山有種親切感,另外他還有一個道士轉世的傳說,等當了皇帝掌握了實權以後投資武當山,大力發展道教事業也就順理成章了。
嘉靖三年(1524年),嘉靖帝先賜了件五色瓷雕聖牌派人送到了武當山南巖宮。要說這個聖牌端是了得,是皇帝親自安排製作的,由景德鎮官窯煉製,藝術價值極高。聖牌是瓷制五色釉,透雕、鏤雕、浮雕三種工藝同時表現,玲瓏剔透,色彩以黃綠藍為主,素雅大氣,故又稱為素三色。
聖牌總體由七件組合而成,底座兩件,束腰須彌座型,穩重大氣。上面的聖牌由五件組成,總體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是雙鳳朝陽的紋飾,頂上正中是初升紅日,瑞雲紋中兩隻黃灰色的鳳凰展翅出沒。中部三件左中右分佈,中間是主體牌位,藍底白字楷書“武當山玄天上帝聖牌”九字,左右兩側非對稱的各有二龍鱗爪飛揚。上部總體呈桃形,飾有一如同玄字的坐龍,和中部左右四龍呈五龍捧聖之意,寓意是當年真武大帝在南巖宮修行,在飛昇崖由五龍捧聖得道成仙。
這件聖牌至今儲存完好,現存在武當山博物館中,有緣的道友可以去品鑑品鑑。
為了感謝皇帝對武當山的關懷,1526年,在武當山靜樂宮為嘉靖舉辦了一場七天七夜的羅天大醮,可謂是一場海天盛宴,為嘉靖祈福,為大明祈福。
一百多年以前,經過朱棣投資後武當山一直香火鼎盛,但時間長了建築物總會有些破損,嘉靖知道以後相當重視。要知道這位整天躲在深宮裡痴迷於修仙煉丹,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驚動得了他的。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二月二十九日,嘉靖安排御史屠大山、胡宗憲等人去武當山實地勘查建築受損情況,結果說除了金殿以外,都到了大修的程度了,想想也差不多,又不是鋼筋水泥的建築,土木的建築在那裡風吹雨打百多年哪裡還能不出問題。下面人給了嘉靖了一份工程造價單,預算需要白銀十萬四千二百五十兩,嘉靖一看,小意思,派侍郎陸傑帶著十一萬兩白銀上了武當山。
整個工程從1552年六月動工,第二年十月竣工,先後動用人力十萬多,不但對武當山宮觀進行了全面修繕,而且還大規模地擴建。比如僅玉虛宮一處,房間就從原來534間擴建到2200間,要知道每一間房子都不是簡易房,而全部是規模視宏麗的豪華殿宇。
在各界人士出錢出力地支援下,陸傑只花了嘉靖九萬多兩銀子便完成了預期的工程,但實際花費幾十萬兩都不止。
工程完成以後,嘉靖欣然提筆寫下了一篇《御製重修太和山紀成之碑》,立在了玉虛宮中,據說是兩座8米多高的石碑。接著派陶仲文去武當山主持了一次盛大的齋醮活動,最後又親筆題詞“治世玄嶽”,從此武當山的地位進一步得到提升。別的不說,武當山的興盛還帶動了周邊的經濟發展,如當時的均州已經成為了宗教旅遊中心,特別是南北必經之地的草店尤其繁華。
在為武當山投資的同時,嘉靖也沒有忘記自己老家,前面也提到嘉靖後來在老家修過元佑宮,其中也許有紀念那個所謂的轉世之身純一道人的情感在內。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元佑宮建成,其建築規模、華麗程度完全參考了武當山上的宮觀。嘉靖也專門執筆勒石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