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道教的拐點 上,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別搞再促銷活動了,安全第一。直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秋,嘉靖臨死前還不忘記再次禁止京師參禪禮佛集會,“嚴禁僧尼至戒壇說法,乃令廠衛巡城御史通查京城內外僧寺,有仍以受戒寄寓者,收捕下獄。四方遊僧悉聽所司遞迴原籍當差”。這一禁令實際上被後面幾代皇帝一直執行到了明末,對佛教的發展影響甚大。萬曆年間曹洞宗湛然圓澄和尚寫過一部《慨古錄》,裡面有這樣一句話:“自嘉靖間迄今五十年,不開戒壇,而禪家者流,不無可憑據,散漫四方,致使玉石同焚,金鍮莫辨”。這裡所說的嘉靖年間就是指嘉靖四十五年,期間透露出佛教的衰退也是毫不誇張。
嘉靖六年十二月,嘉靖宣佈了一條命令:從此不允許再給沒有身份證的和尚、道士發度牒了,也就是說不給那些沒辦手續的和尚道士們轉正機會了。這還不算,嘉靖還鼓勵和尚還俗,尤其是尼姑和女冠則強制還俗,顯然是打算讓這些女人早點回家嫁人,多生孩子、照顧孤老,為大明的經濟建設做貢獻。
在打壓佛教限制佛教招收新成員加入的同時,嘉靖對道教則不但不限制,反而先後幾次大規模的開度道童,毫不掩蓋自己的崇道態度和區別對待的行徑。
嘉靖六年十二月,嘉靖宣佈禁止修復已經廢棄的寺院,嚴禁無證私建寺院,同時查抄全國私建的寺院,只要沒有營業執照的全都拆的拆、賣的賣。比如當時有座大隆興寺被毀,結果一直申請不下來重修的許可證,一拖就是十幾年。到嘉靖二十四年,由於當時有一個琉璃河工程恰好缺錢,其實是一直缺錢,於是嘉靖順手就把這座大隆興寺的地皮拍賣了,錢正好拿去修河道。
嘉靖十五年五月,嘉靖又把宮裡的大善佛殿拆了,小道訊息說是皇太后嫌住的房子太舊了,又窄又陰的,想換個房子換換心情。嘉靖拿著故宮的地圖研究了一遍,發現實在沒有合適的空房間給太后了,只能是拆舊蓋新,於是就開始研究拆哪裡。最後的結果就是佛殿了,誰讓它位置不錯呢。當太監過來請示殿裡那些佛頭、佛牙、佛骨以及各種金銀法器什麼的應該放到哪去時,嘉靖略一思量就說:“全都搬到十字大街,那地方場子大,把這些東西都融化了就行了”。這可不是我在這瞎編排,史書記載“乃燔之通衢,毀金、銀像凡一百六十九座,頭、牙、骨等凡三千餘斤”。
說到這裡不禁又想到了一個問題,嘉靖不可能不知道把這些東西化成金屬塊價值會成千百倍的下降,也就是說寧可缺錢,他也不願意讓這些東西流出去。
當然,嘉靖期間還有很多打擊佛教的政策和行為就不再一一列舉了,總之嘉靖對於佛教的態度應該是很鮮明的,打擊的力度也可以說很嚴厲。
突然想起了《紅樓夢》裡的一個人物賈敬,相通道友們都知道這位大爺,諸位把賈敬的名字反覆念幾遍會發現什麼?研究紅學的人很多,裡面的人物也被研究得相當深刻了,這位賈大爺就被一些紅學專家視為影射嘉靖的角色。為什麼這麼說呢,這二位有著很多相同點,比如這位放著美女如雲的豪華別墅不住,天天住在道觀裡,府裡大事小情一概不管,而嘉靖也是二十多年刻苦修仙不上朝。再比如嘉靖不喜歡佛教,《紅樓夢裡》雖然沒有明確講賈敬不敬佛,但是崇道是真的。當然可能最直接的證據應該就是賈敬和嘉靖聽起來就一樣。另外在《西遊記》車遲國那段中,猴子說過一句話,大概意思是說道士做了皇帝,其實應該也是在諷刺當今天子不好好當皇帝,卻比道士更像道士。
嘉靖既然崇道,那麼就是鐵定了相信神仙是真實存在的,同樣就應該相信佛祖是存在的,而他這麼打擊佛教難道就不怕佛祖生氣找他的麻煩來?
道友們注意到沒有,上面說嘉靖曾經三次下詔禁止和尚設壇傳戒說法,為什麼不是一次?顯然是執行過程中效果不怎麼樣,這裡面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