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傳奇作家 下,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誰運乾坤陶冶功,

鑄為雙劍倚蒼穹。

題詩曾駐三天駕,

凝目長含八面風。

題道觀的詩也比較多,賞析一首《題北平沼》:

桐柏真人曾居此,焚香崖下頌靈書。

朝回時宴三山客,澗盡閒飛五色魚。

天柱一峰凝碧玉,神燈千點散紅蕖。

寶芝常在知誰得,好駕金蟾入太虛。

杜光庭最後一次入蜀後就沒有離開,更不要說回老家了,所以在羽化前他極為思念故鄉,這很好理解,人老了就想落葉歸根嘛,於是寫過一首《題鴻都觀》:

亡吳霸越已功全,深隱雲林始學仙。

鸞鶴自飄三蜀駕,小濤猶憶五湖船。

雙溪夜月明寒玉,眾嶺秋空斂翠煙。

也有扁舟東歸去,故鄉東望思悠然。

思鄉之情滿紙啊。

杜光庭寫這些名勝和道觀的詩,都很巧妙地和當時的風景融合,表達道家的清靜無為思想和他遠離塵世的追求,頗為傳神,也稱得上是詩詞大家了。

杜光庭寫道家思想的詩則比較少了,著名的有兩首,而且是很有意思的寶塔詩,道友們也鑑賞鑑賞吧。

《紀道德》

道,德。

清虛,玄默。

生帝先,為聖則。

聽之不聞,摶之不得。

至德本無為,人中多自惑。

在洗心而息慮,亦知白而守黑。

百姓日用而不知,上士勤行而必克。

既鼓鑄於乾坤品物,信充仞乎東西南北。

三皇高拱兮任以自然,五帝垂衣兮修之不忒。

以心體之者為四海之主,以身彎之者為萬夫之特。

有皓齒青娥者為伐命之斧,蘊奇謀廣智者為盜國之賊。

曾未若軒後順風兮清靜自化,曾未若皋陶邁種兮溫恭允塞。

故可以越圓清方濁兮不始不終,何止乎居九流五常兮理家理國。

豈不聞乎天地於道德也無以清寧,豈不聞乎道德於天地也有逾繩墨。

語不云乎仲尼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所以垂萬古歷百王不敢離之於頃刻。

《懷古今》

古,今。

感事,傷心。

驚得喪,嘆沉浮。

風驅寒暑,川注光陰。

始炫朱顏麗,俄悲白髮侵。

嗟四豪之不返,痛七貴以難尋。

夸父興懷於落照,田文起怨於鳴琴。

雁足淒涼兮傳恨緒,鳳台寂寞兮有遺音。

朔漠幽囚兮天長地久,瀟湘隔別兮水闊煙深。

誰能絕聖韜賢餐芝餌術,誰能含光遁世煉石燒金。

君不見屈大夫紉蘭而發諫,君不見賈太傅忌鵩而愁吟。

君不見四皓避秦峨峨戀商嶺,君不見二疏辭漢飄飄歸故林。

胡為乎冒進貪名踐危途與傾轍,胡為乎怙權恃寵顧華飾與雕簪。

吾所以思抗跡忘機用虛無為師範,吾所以思去奢滅欲保道德為規箴。

不能勞神效蘇子張生兮干時而縱辯,不能勞神效楊朱墨翟兮揮涕以沾襟。

這兩首詩是典型的宣揚老莊思想的,也是杜光庭對自己人生觀的表白。

杜光庭還有一些其他的殘詩,就不再多說了。

最後,杜光庭還有一部作品《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裡面第一次介紹了天下名山,那些都是道家的洞天福地的仙境、仙山,諸如五嶽、十大洞天、五嶽鎮海、三十六靖廬、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二十四化等等,以後有機會再一一和道友們講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