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二章 成玄英的重玄思想 下,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容就不展開了。不過這樣的做法有點想偷工減料的嫌疑,這也難怪後人的成就很難超越成玄英了。

隋唐時期的重玄思想的發展在道教發展史上所佔的地位之重是得到公認的,不但加快了道教義理方面的發展和完善,在中國哲學史、道教史上有著承上啟下的地位。重要的重玄學者,主張道教信仰應該回歸老莊的本源,推動重玄成為道教哲學思想的一大主流,使道教的煉養思想更加完善。

但是重玄思想並不只屬於道教,是一種純哲學的思想,儒釋道都有涉及。道教的道家重玄、老學重玄和道教重玄之分。成玄英的重玄宣揚的是守靜去躁,性命雙修的得道成仙思想,吸收大量的佛教的思想,豐富了道教的教義的同時,更提升了道教的哲學檔次,用句網路術語來說,逼格明顯得到了提升,其本人也不愧“萃六代之英菁而垂三唐之楷則者也”的評價。

成玄英的思想對宋明理學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宋代二程認為理是最高的實體,所以窮理、儘性他們認為是一回事,朱夫子則進一步從理一分殊提出格物致知,大體上就是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透過格物窮理來完善自身,這就可以看出他們對重玄學的引入。

成玄英的重玄思想還有大量內容沒有講到,他的本亦論、有無論、無心論、心性論等內容以及其佛教思想的引入,歷代學者都有深入地研究,這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了他的思想的重要性,限於能力和本書的定位簡單講幾句他的心性論,其他的就不再講了。

無心復性是成玄英的心性論的基本核心思想,也可以說是無心體道吧,不要隨便就想東想西的,心生虛妄是絕對不行的,所以要用無為的心去復歸人的自然天性,就是要讓真常之心與重玄境相合。如果簡單理解無心,實際上就是不起虛妄之心,斬掉七情六慾,率性而為,順應本心妙悟大道而這個妙悟就是一種具體的修煉方法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