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仙佛合宗 4,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互補,成為一個完善的體系,於是才有了他的龍門教外別傳的天仙正理的丹法,才有了仙佛合宗。

仙佛合宗聽起來似乎很簡單,無非就是把佛、道合起來,不過仔細想一想,合的是什麼佛,又是怎麼合起來的,真能合起來嗎?佛、道在修行方面的不同大家都很清楚,非要說明佛、道相同顯然是很有難度的。那麼伍守陽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既然伍、柳稱仙佛合宗,自然在佛、道方面研究得更加深入一些,必須要深入到宗教的本質層次。伍守陽說,道家修仙,為的是長生,佛家修佛,為的是無生,而長生是命功,無生是性功,所以仙佛合宗本質上還是前面一直在講的性命雙修。不用往前追溯太久,從鍾呂開始就在講性命雙修吧,向下的分支也都在研究它,這就是仙佛合宗的理論基礎。

簡單說,我們不應該把眼光放在具體的功法這些細節上,而是要看到事物的本質,佛也好,道也好,“學者當知仙佛同一工夫,同一景象,同一陽神證果”。您瞧,大家最終都是為了跳出三界,超脫生死,“仙宗果位,了證長生。佛宗果位,了證無生”,歸根到底,無生也好,長生也罷,實則互為宗旨,互為始終,無非就是性命雙修。和尚、道士都修性,都是為了復歸本性成仙成佛,或者說都是為了陽神證果。性功一般來說還是以道家的為主,而還虛命功方面,伍守陽說“面壁還虛”或者說虛丹法,則是以佛家心性論的宗旨來解釋煉性復性的功夫。“仙道簡易,只神、炁二者而已”,神就是心性,氣是有形有質的人身,包括生命力。

前面也講過,伍守陽認為傳統的精氣神三寶中,精和氣是相同的,所以他只說神和氣,所以雙修也就是修這個神和氣,“雙修之理少一不得,少神則炁無主宰不定,少炁則神墮頑空不靈。是炁也、神也,仙道之所以為雙修性命者也。”總之,伍守陽就是從性命雙修上來使佛、道二者從本質上達成一致。認識達不到這個高度,那是沒資格談什麼仙佛有別的。

另外,前面講到過道家本來是用“炁”這個字的,不過現在一般都改成了“氣”字,而這兩個字本質意思上是不一樣的,為了統一,這裡就直接用氣字,道友們明白就好。

當然了,就算大家追求的是一個共同的目標,但是所選擇的道路不一定非要相同,就算在道教圈子裡大家走的路也不一樣嘛,要不然哪來那麼多門派,所以,仙佛肯定是存在不同之處的。既然大家共同的理想是相同的,那麼走的道路存在些許差別就不重要了,反正都是性命雙修,都是為了跳出三界。世上道路千萬條,條條大路通羅馬嘛,反正能夠自圓其說就可以了。

在講自己的丹法時,伍守陽會把每一階段、每一步功法和佛修一一印證,從中找出二者的共通之處。比如境界上,道教煉精化氣對應佛教出欲界,佛教走的是一條戒淫修梵走出欲界的路,道士們則大多選擇了煉精化氣的路。道教的煉氣化神對應的佛教的出色界;道教的煉神還虛對應佛教的無色界,佛教對應就有超出無色界的路,大概就是從七地菩薩修上八地等覺菩薩,再加持九地、十地、十一地等覺,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吧。

在《伍真人丹道九篇》中,從最初還虛第一、真意第二到最後還虛第九,都一一把仙佛相互印證。比如真息、凡息、調真息、悟真空實性、大周天火候等都用了佛學思想、名詞加以解釋,更把丹道的概念與佛教的概念等同起來。如果不是看到他說道教比佛教修行時的齋戒更加嚴密的說法,都有點懷疑他是佛修而不是道士了。

柳華陽以一個禪僧的身份尊伍守陽為師,在道家人看來,他實際上是個披著和尚袍子的道士罷了,就連同為和尚的弟子瞭然都經常說:“餘身釋教,實在是龍門傳留,邱祖龍門派也。”柳華陽也一直說:“釋道原本一法,大則同,小則異……一道坦坦,有何此何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