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章 三一教教主 上,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福建莆田是一個美麗的濱海城市,素有“文獻之邦,海濱鄒魯”的美譽,那裡有著很多傳說和故事,最著名的應該就是海神媽祖了。不過下面要講的不是媽祖,而是這裡的一個本土教派——三一教的創始人林兆恩。林兆恩的名氣雖然不如媽祖,但也是一個門人弟子也逾千萬大教創始人,至今在福建及東南亞等地方還有他的信徒。

如此牛的一位教主,是怎麼創下如此龐大事業的呢?

姓名:林兆恩,字懋勳,號龍江、子穀子、心隱子……

籍貫:福建莆田赤柱

出生時間: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

去世時間: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

主要貢獻:開創三一教

主要著作:《林子三教正宗統論》《三一教主夏午尼經》《林子年譜》《林子本行實錄》

林兆恩出身不錯,家庭成分很高,祖上在唐朝天寶年間曾經出過九位刺史,所以為林家賺了一個“九牧林家”的美稱,林兆恩就是長房端州刺史林葦這一支。林兆恩的七世祖林洪、祖父林富、叔叔林萬潮、大哥林兆均都是進士出身。這裡要重點說一下林富,一位弘治十五年(1502年)的進士,這沒什麼好說的,重點是他曾經因為得罪了劉瑾被關進了大獄,結果碰巧和王陽明成了獄友。

您想啊,在獄裡除了聊天也沒別的事兒可做,王陽明的學問自然不必多說,林富進士出身,那也是有真學問,這二位除了睡覺就是聊天,而且都是高深的學術問題,時間長了,二人就成了好友。在和王陽明交往過程中,林富受到了陽明心學的影響,後來又和何心隱、羅洪先這些陽明學派的人交往密切。林富致仕回家以後,在家鄉教些心學內容,時間長了對兒孫的影響,特別是對林兆恩的影響非常大。

林兆恩的老爹林萬仞學習不是太好,只恩蔭了一個太學生,但是因為出身好,所以娶了知州李孚先家的千金。林兆恩從小就極為聰明,4歲的時候,王陽明來他家,對他爺爺說:“這個小傢伙丰姿卓異,將來必成大器,但卻不是走科舉的路。”

林兆恩不但聰明,而且心地極善,這也是他一生的品格,也是他成就三一教的重要原因。據鄉親們說,林兆恩13歲以後,每次出門都要帶上不少零錢,見到誰家揭不開鍋了就送點錢,誰家看病抓不起藥了也送點,大家都說他心地善良。有一天他母親問他為什麼喜歡這麼做,林兆恩的回答卻有點出人意料:“捐有餘,補不足,天之道也。”事實證明,林兆恩說的這些話絕對不是隨口而說的。

林兆恩的學業開始非常順利,16歲就作了一篇《博士家言》,讀過的人莫不點贊,18歲考秀才時,督學潘潢看了他的試卷後,定為優等,給了“見理之文”四字評語。按這個勢頭,林兆恩應該一路順風,皇門唱榜才對,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在以後的考場中卻連連失利,直到三十歲左右第四次舉業失敗,加之父親剛剛病故,於是便息了再試之心,發了個朋友圈告之親朋以後不再參加高考了,我要“銳心學道”。

為什麼會生出學道之心呢,這也並非一時意氣,因為林兆恩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儒家的學問比較零碎,佛、道的學問也各有偏頗,總之是都有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他發現三教的後人都學歪了,基本上都背離了孔子、老子和釋迦的本意,所謂“道旨不明,正宗丟失,千古至道後繼無人”,怎麼能不令人著急啊。於是林兆恩便有了一種想要明經定旨,恢復古聖先賢學問的衝動,當然了,他也知道自己的水平有限,於是就邊學習邊思考,同時四處尋找高人,希望能夠完成自己的宏願。

林兆恩找上的第一個人是老朋友卓晚春,職業為道士,號上陽子。這是一位奇人,從小就有小仙的外號,不過有些不修邊幅,臉不洗,頭不梳,道法水平先不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緋色豪門:高冷總裁私寵妻

雲過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