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楊公風水 下,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容易得,形象曾到撥雲尋。”

玉屏峰上還長著一棵老松,樹下一塊圓形巨石,稱為包裹石。當楊筠松和曾文辿來到這裡以後,曾文辿說:“前有金盤玉印,後有華蓋庇廕,代代能文武,世世好為官,師傅您看我說得可對否?”

楊筠松看了一眼說:“前有羅經吸石,後有包裹隨身,世居此地,子孫世代拿著羅盤揹著包尋龍點穴看風水。你既然跟我學了地理之術,以後子孫也就可以以此為業世代相傳了,而這裡正好是風水世家居住的聖地,山谷是個羅盤,這石峰是指北針,這棵松樹就是雨傘,這巨石就是包裹,這就是我們風水師居家旅行必備的三件套啊。”從此這塊包裹石和雨傘樹就成了三僚的精神圖騰,可惜,石頭不懼千年風吹日曬,這棵千年雨傘樹卻十年前化去了,世事在變,人在變,風水又何嘗不是一直在變呢。

實際上師徒二人說得都不錯,三僚除了風水相傳,頂級的風水師也當國師、博士,在廖氏楊公祠裡有一塊歷代國師的巨匾,上有五位欽天監國師,八位欽天監博士。

師徒二人就在這裡定居了,後來又來了一位弟子,就是廖氏的先祖廖瑀,三人一人一間茅草屋,這就是三僚村的由來,不過最早的僚是“寮”字。

三僚村發展到現在,整體上還能看出很多風水特徵,比如曾屋和廖屋就是太陰圖的兩極,有東西南北四座寺,人造了八個景觀,應對兩儀、四象、八卦,加上很多符合風水形勢的建築,可以說隨處可見風水。這裡可以看到各種形式,比如大大小小的祠堂就有若文堂掛壁天井、嘉樂堂蛇形祠、龜蛇會、狗形祠、美女照鏡祠、蘭泉翁虎形祠等,敘喬堂也是虎形,可以說每座祠堂都暗含玄機,有說不盡道不完的風水故事。當地人津津樂道的當屬蛇形祠和狗形祠等,不過需要邊看邊聽邊研究,有機會還是得親自去一趟。

在三僚最著名的實際上古墓,大大小小几百座,形態各異,有靈蛇、狗、龜、鵝、虎、螺,各有講究,主要集中在曾、廖兩姓交界處,當地人稱為陽背堖。其中值得一看的如曾玉屏的虎形墓,正面看虎頭非常傳神,廖氏猛虎跳牆形墓,是一個二次多人墓,當然裡面同樣有著不同的故事傳說。

那八景也不是隨意之作,比如七星池、百口塘等就有納氣化煞、藏風聚財、丁財兩旺的作用,七星如人之七竅,108個水塘則代表108個穴位,同樣是形勢派風水的一個代表。

三僚還有很多風水相關的景觀,九尾杉、和合石、陰陽河等等,都值得去探究一番。

千年傳承、發展下來,贛南的風水師已經遍佈海內外了,在當地依然生活著一大批風水師,曾文辿和廖瑀已傳承了近四十代子孫,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主要生活在三僚,據說三僚現在尚有三五百風水師。周邊的贛縣、安遠、崇義、于都、贛州市區也有大量風水師,除廖、曾二姓以外,還有李、張、劉、賴、楊、沈等等,前面講到了,雖然廖、曾兩族是家族傳承,但也偶爾會收外姓弟子,而劉江東則是收了很多外姓弟子,所以贛南風水文化才能有今天的繁榮。

三僚的信仰是圍繞著楊筠松和風水的,這些可以從楊公祠的一幅幅對聯、一本本族譜裡面得到印證,當然也存在於一街一景、一人一物之中,就不多講了。

傳承千年,悠悠無限,一步一景,一景又是一風水,風水第一村名至實歸。

最後再交代一個小細節,前面講到楊筠松從長安出走時,拉桿箱裡帶著一套書,這在《永樂大典》裡有記載,說“竊秘府之書,避地江南”,前面講到的宋濂在《葬書新注序》中也寫道“翁竊秘書中禁術”,在一些其他的史料裡也有類似記載,諸如“禁中密函”、“玉函秘術”、“金匱玉函”之類的,可見很多人對他包裡這套書很好奇,能讓他避禍遠行時還要竊來帶上的書,是不是很不簡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