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藥王 上,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透過前面的內容,道友們是否注意到了,道教實際上已經成為了華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滲透到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可以說只要稍一留意就能發現道教的影子。本章就講一講唐代道教在醫學方面取得的成就。

在唐代,著名的精通醫、藥的道士很多,除了最有名的藥王孫思邈以外,還有曹元、孟詵、王冰、沈應善、藺道人等,這裡主要先講一下孫思邈,其他人稍後簡單總結一下,就不再開單章了。

姓名:孫思邈

出生時間:541或581年?或者是其他時間,總之就是還不確定

去世時間:682年

職業:道士

主要成就:藥物專精,獲藥王稱號

主要著作:《備急千金要方》(即《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攝養論》《太清丹經要訣》《攝養枕中方》(即《枕中方》)

孫思邈的大名應該沒人不知道吧,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幾大名醫之一,有藥王之稱,當然他的身份是位道士,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知道。

孫思邈是京兆華原人,就在今天的陝西耀縣,至今那裡還保留著藥王廟呢。有機會去西安玩的話,建議可以去一下耀縣,那裡還是令狐德棻、柳公權、范寬等名人故里,頗值得去憑弔一番,另外這個縣還盛產中藥材,藥王的故鄉嘛,不產藥材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孫思邈的生年不詳,有人說他生在北周時期,有人說生於541年,也有人說是生於581年,這都是從一些史料中推斷出來的,暫時還沒有考證出準確的時間。但是他出生在北周時期還是基本能確定的,即便是按照北周最後一年,就是581年出生算的話,卒於682年,他也是一位超過百歲的老神仙了。

傳說中孫思邈從小就是位奇才,七歲時上千字的文章一天就可以背下來。那位也許說了,背個上千字的文章不難啊,我上小學的時候背書也挺厲害的,那您找本隋唐前的書背一下試試。

背書都這麼厲害了,看書的速度更不在話下了,所以十幾歲以後,孫思邈就“通老、莊及百家之說,兼好佛典”,也就是說他不但精通百家之學,各種經典張口就來,尤其精通老莊,還註解過老莊,原因很簡單,當然是更喜歡道教了。另外他還兼修佛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養生理論。

十八歲時,書看得差不多了,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了,那就是立志學醫。

前面講南北朝道教的時候,關於北方的政權變更講的很少,578年,北周第四位皇帝宇文贇在位時,這位以暴虐荒淫著稱的皇帝,只當一年權,就把國家弄得亂成了粥。等靜帝宇文衍繼位後,這位也只當了兩年皇帝,581年就被迫禪讓,楊堅當了皇帝。據說宇文衍在位時,也就是說在北周末年的時候,曾召孫思邈當國子博士,但是他卻推辭不去,隱居到太白山去了,對了,太白山是秦嶺的主峰。由此可以判斷,這位老神仙在581年怎麼也得二十歲以上。想來孫思邈當時的聲名應該不小了所以才會被皇帝特召吧,所以更合理一點的年齡則是三四十歲左右吧。這麼一算的話,孫思邈大約在550年,或者乾脆就是541年出生的,那麼他的壽命可能就是一百三、四十歲左右了,對此,除了服就只剩下羨慕了!這裡向道友們推薦了篇文章,陝西中醫藥大學宋珍民研究員的《孫思邈生平問題十二講之一—孫思邈的生年和卒年(上)》,按他的考證,孫思邈生於560年左右,算是取中了,是否贊同道友們可以看過再說。對了,千萬不要以為孫思邈活得很久啊,下一篇講到南宗五祖時,你會更羨慕,忍不住的話你可以先查查去。

隋朝初年,孫思邈又去了峨眉山遊歷,楊堅知道有這麼一位大國手的存在自然想約他來當官,身邊有名醫,有病才不慌嘛。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緋色豪門:高冷總裁私寵妻

雲過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