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朱重八很現實 下,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師哪裡還能有反對意見,再說了,人家稱帝有你沒你也不重要。1368年,張正常又親自率領代表團來恭賀朱元璋當皇帝,平時來多少次都不重要,最關鍵的時候當然不能掉鏈子,張正常自然知道。
不論是否需要張正常來增磚加瓦,人家既然來了就不能虧待,所以朱元璋表示了自己的心意,給張正常頒發了一個“正一道嗣漢四十二代天師、護國闡祖通誠崇道經德大真人”的稱號,加正二品,設贊教、掌書二僚佐。
以後,對龍虎山一直比較恩寵,在1374年,朱元璋親自發了一條微信給張正常,表示由於正一道“專以超脫,特為老子慈親之設,益人倫,厚風俗”,認為這樣做“其功大矣哉”,不過不要驕傲,要繼續努力。
為了加強道教的管理,朱元璋最後對道教加以了融合,宣佈:“道凡二等,曰全真,曰正一”,意思就是說不管你們什麼傳統、教義、地域不同,北方的小門派都合併進全真教,南方的都合併進正一道,一南一北,兩個老大負責把全國的道教、道士們管好就行了。同時表達了自己的道教三則,這就是在洪武五年朱元璋發表的《加授永掌道教事誥》:“……朕惟道家者流,本於清靜無為,其來尚矣。……”
總之,這位開國之君,對道教,對佛教就是想用就用,想管就管,收放自如,而且對不同的門派親疏遠近尺度掌握得也不錯,他的大原則就是誰對我有用我就對誰好一點,哪個道士對我忠心我就對他好一點,還是實用為王。
正是在這種實用為王的思想指導下,朱元璋才成立了道錄司、神樂觀,用道士來負責國家的禮樂祭祀大事,同時加強道教在齋醮科儀方面的改造和指導,把儒家的,也是他自己需要的重君主、重國家、敬天地社稷之類的高尚思想融入進了道教,同時又加入了尊祖考、愛胞與、明群倫等元素,反正是他願意的都加,至於道士們是不是滿意那不重要,反正不願意也得按我的意願來改,否則你對我來說無用甚至有危害,我又憑什麼扶植你,憑什麼允許你存在?
所以說,如果用一個詞語描述朱元璋對於道教的態度還是這四個字——實用為王。封建禮法至上,皇權至上,其他的都是為這一核心服務的,在皇帝面前,宗教同樣也要低頭。
如果道友們找找當時的一些文獻研究一下就會發現,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就不再稱什麼龍虎山的老大為天師了,因為他認為“至尊者天,豈有師也,以此為號,褻瀆甚矣。”也就是說,朱元璋表示:“朕給你封了二品高官,讓你掌天下道教事已經是夠意思了吧,朕是天子,你叫天師,你覺得合適?”
這還是建立在龍虎山和朱元璋的關係不錯的基礎上的,要不是張天師早早得就對朱元璋表達了忠心,以朱元璋那種陰暗的心理會這麼和你說話?張正常突然聽到皇帝這麼一問一時還沒反應過來,心說我們這天師都傳了四十多代了,也是歷代王朝都認可的,要有問題還能留給我來發現?看來這皇帝老兒要挑事兒。當然心裡這麼想嘴上是絕對不敢說出來的,只好像受氣小媳婦似的弱弱地問:“還請陛下批評。”
朱元璋面無表情地說:“我問你?天有師嗎?如果有是你嗎?你有什麼資格當天的老師?還天師呢,你這麼大本事咋不上天呢?”
皇帝這麼說張天師就沒辦法接了,心裡想的是你這不是沒事找事嘛,我還能怎麼說?又敢怎麼說?
眼看張天師一副唯唯諾諾的慫樣,朱元璋接著訓:“朕是天子,你卻想當天師,你真覺得沒問題嗎?以後你們龍虎山不能再天師天師的叫了,嗯,讓朕想想……以後就叫真人吧。”
“另外,回去好好整頓整頓你們教內事務,我聽說你們很有錢啊,外面都說正一道奢侈成風,穢亂不堪,還收留了不少逃役的人,還有什麼是你們不敢做的?你看人家全真道士,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