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朱重八很現實 上,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歷史離我們是越來越近,時間來到了明朝,相應的道教方面的文獻也更加詳細了,不過可惜的是,道教卻逐漸衰落下來。依照慣例,先講一講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關於明朝,特別是男一號朱元璋的檔案相當豐富,道友們透過大量的歷史、文學、影視等作品,對這位從奴隸到皇帝,走上人生巔峰,可以說最成功的草根皇帝應該是相當熟悉了。
眾所周知朱元璋有個名字叫朱重八,原因是他在家族中排行老八,實際上他在自己家裡是行三的。朱元璋的祖籍是江蘇句容,老爸……且慢,你是不是搞錯了,誰不知道朱元璋是鳳陽人啊,怎麼你給人家安排去了江蘇,你以為是隨機分配新手村啊?
解釋一下,人家朱元璋自己在《朱氏世德碑》中說過,他的老家還真的是句容,只不過是為了討生活,沒辦法,在元人統治下活下去是件很難的事情,所以他的祖上總是搬家,直到他爺爺和父親那時候才搬到了鳳陽定居。
接著說啊,朱元璋的老爸叫朱五四,爺爺叫朱初一,曾祖叫朱四九,高祖叫朱百六……,為什麼名字全是這種風格?道友們應該知道,在大元朝的統治下,窮苦人是不配擁有名字,您想想,連名字都不配擁用,那時的窮人還能有什麼?當然了,沒有個名字也著實不方便,所以嚴格說他們也不是真的沒有名字,只不過是只能用類似這種年齒來稱呼,至於想起一個正常風格的名字還是算了吧。透過羅列朱元璋祖上的名字,分析一下這些數字以後可以得到一個推論:老朱家往上數若干代都是窮人,等於說朱元璋出身很低。
因為家裡窮,所以朱元璋從小就給地主家放牛。受生活所迫,17歲的時候朱元璋到皇覺寺出家當了和尚,不過據說也沒有正式的度牒,只算是臨時工,就是現在總背鍋的那種。那段生活就不講了,至少是保證了這位未來的皇帝沒有被早早的餓死。
1352年,朱元璋參加了郭子興的紅巾軍。據說在參軍之前朱元璋還是挺害怕的,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能有什麼見識?唯一知道的可能就是造反是殺九族的大事,可是不走出這一步又實在是沒有前途了。值此人生的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該作出選擇的時候,他決定問問神仙。誰給他算的命不知道,不過結果是“卜大吉,大喜”,於是這位未來的皇帝便滿懷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高高興興地跑到郭子興的大軍中,成為了一名親兵。
道友們有沒有奇怪,朱元璋本來是個職業和尚,當時怎麼沒有向佛祖問問前程,反而找了個算命先生?這個簡單,誰都知道算命那還是道士最專業的嘛,得相信專家。
當兵造反這一步是朱元璋走向成功的第一個轉折點,從此在一干忠心小弟及道門高手如周顛、張中、劉基等的輔佐下,會同陳友諒、張士誠等在反元大潮中,一路高歌猛進,短短几年時間,到1356年就混成了吳國公。那句著名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方針,就是在那段時間堅持的大戰略。
這裡提到的周顛和劉基(劉伯溫),相通道友們都熟悉,這個張中可能有點陌生吧。張中有個外號叫鐵冠道人,也是經人引薦才加入朱元璋陣營的,在行軍打仗中多次依靠自己的道術立了不少軍功,所以頗受朱元璋的信任。朱元璋稱帝的前需要確定國號和年號,這可是大事,當時就求教張中和一位叫貝國器的人,貝國器說了兩個字“大明”,張中也說了兩個字“洪武”。
當然了,關於朱元璋為什麼決定用“明”作為國號還有其他的說法,比較被認可的是“明王出世”之說。密宗及孔雀明王在中國早就佔領了廣闊的市場,孔雀明王又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在佛教中地位自然是極高了。朱元璋當和尚時候,雖然可能只是天天撞鐘,多少也會接觸到一些佛教的東西,所以明王出世的說法不應該陌生。正因為有這個推測,所以有人說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